臺北空品自主管理 挨轟淪花瓶認證

北市推動公共場所室內空氣品質自主管理制度,但僅要求二氧化碳濃度,遭議員痛批政策淪爲花瓶認證。(臺北市環保局提供/張立勳臺北傳真)

臺北市環保局率全國之先推動公共場所室內空氣品質自主管理制度市議員許家蓓發現,13年來僅規範二氧化碳濃度,老早已跟不上時代,淪爲「花瓶認證」,申請認證家數也剩233處在期效內,沒有充分把關。環保局對此迴應,雖只要求二氧化碳,但同仁有另對甲醛、總揮發性有機物檢測

北市2007年推出公共場所空品自主管理認證制度,鼓勵各未列管的公共場所自主維護空品,許家蓓指出,2011年《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上路後,針對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臭氧、懸浮微粒等濃度皆有規範,但北市自主管理認證實施13年來僅有二氧化碳,根本不足夠。

許家蓓表示,《空品法》未列管場所包括旅館幼兒園託嬰中心產後護理之家,這些場所都須要靠環保局爲民衆把關,但資料顯示,5年來申請認證的家數共422家,目前剩233處認證標章有效期限內。

她抨擊,北市室內空品自主管理認證制度,從領先全國的亮眼政策,淪爲跟不上時代、無法真正保障民衆的「花瓶政策」,要求市府與時俱進,會同專家學者研議,針對不同場所提出不同規範,納入更多氣體有害物質,並持續積極鼓勵場所申請。

對此,環保局長劉銘龍迴應,列管場所由中央統一,中央考量民間檢測能量,僅規範重點場所,沒有納管室內空間採自主管理,同仁巡檢時,雖只有要求二氧化碳濃度,但同時會檢測甲醛、總揮發性有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