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新案量「少的可憐」 還不到SARS時期的一半

臺北市今年新成屋預售建案量僅有123個,比起2003年SARS時期還有274個,足足腰斬了一半。(圖/記者葉佳華攝)記者葉佳華/臺北報導

受到房市買氣低迷,以及囤房重稅雙重打擊之下,建商縮手推案,根據《住展》雜誌估算今(2016)年約僅有135個新建案量,相較於2003年SARS期間274個建案數量,還不及當時的一半,加上平均每個建案可售戶數僅約26戶,供給量可說是「低得可憐」。

觀察近年建商的推案狀況,臺北市推案量高峰落在2013年,當時推案量逾2,700億元,而2014年推案量仍還有2,640億元,但到了2015、2016年則年減約千億元,分別爲1,628億元及1,684億元。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分析,臺北市「空手看戲」的建商越來越多,除了跟房市景氣衰退有關之外,可能與北市府對新成屋建案課徵囤房稅,以及房屋稅大漲有密切關係,何世昌說,「照這個衰退趨勢延續下去,未來建案數跌剩下二位數並不是不可能的事。」

若觀察臺北市12個行政區推案概況,其中,推案數量最少的是松山區,今(2016)年新建案僅有延壽國宅都更案「中工常翠」,而若「潤泰敦峰」沒有在年底前公開銷售的話,「中工常翠」將是松山區的唯一新建案。另外,大同、南港今年推案數也極少,都有隻3個建案,至年底前已無新建案。▲臺北市近年新成屋、預售屋推案統計。資料來源:《住展》雜誌。▼2016年臺北市各行政區推案數量。資料來源:《住展》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