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選情「一定棄保」是廢話?媒體人槓上吳子嘉:重點在這

年底的九合一大選倒數不到三個月,「首都」更是兵家必爭之地,「三腳督」選情愈發白熱化。圖左起爲陳時中、黃珊珊、蔣萬安。(本報資料照合成)

年底的九合一大選倒數不到三個月,「首都」更是兵家必爭之地,「三腳督」選情愈發白熱化。而《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10日就曝光了近期內3個機構對首都之戰做出的民調,同時更大膽預測「臺北市一定會發生棄保」。對此,媒體人逆風的烏鴉今(11)日就表示「一定會發生棄保」其實是廢話,更直言重點在「規模大小」,引發討論。

逆風的烏鴉在臉書上表示,吳子嘉引用了國民黨、自由時報和TVBS三份民調,說今年年底選舉「一定會發生棄保」。他還另外下了個結論,說如果黃珊珊拿超過26%的選票,蔣萬安就會落選。逆風的烏鴉坦言「吳子嘉的這兩個分析,第一是是廢話,第二個不成立」,逆風的烏鴉接着說,所謂的「棄保」,其實是「策略性投票」的一種。通常只要在複數選區或者單一選區裡有3個以上的候選人,就幾乎一定會有策略性投票的發生,只是規模大小而已。1994、1998年的臺北市長選舉,都有棄保也就是策略性投票發生,但結果卻完全不同,「原因爲何?規模大小不同」。

所以逆風的烏鴉認爲「吳子嘉說一定有會棄保,說了等於沒說,重點應該在規模大小」。吳子嘉說黃珊珊支持率如果超過26%,蔣萬安就會落選;26%的基本假設,我猜是從1994年的得票而來:那一年三腳督的情況下,陳水扁大概拿到44%,趙少康30%,黃大洲26%,陳水扁勝出。逆風的烏鴉直言,1994年的情況很難拿來和現在相比。當年陳水扁的得票率,其實是超過民進黨基本盤的;現在國民黨的基本盤,也不會是當年的趙少康加上黃大洲。所以26%這個數字,當然也就不會成立。

逆風的烏鴉指出,問題的核心應該是「如果三人得票平均,對誰比較有利」,或者「如果發生大規模棄保,對誰有利」。截至目前爲止,這兩個核心問題的討論都沒有具體結論;沒有具體結論的原因,就在於現在已經很難定義黃珊珊的支持率到底是哪來的。逆風的烏鴉坦言,「這也就牽連一但大規模的棄保發生,到底對誰有利了」。

最後逆風的烏鴉表示,從過去臺北市長的選舉歷史看,關於棄保曾發生四種情況。1994棄保情況不明顯,民進黨得利;1998年棄王保馬,國民黨得利;2006棄宋,國民黨和民進黨誰得利很難說。2018年棄姚保柯,但沒有全面發生棄保,對柯有利。逆風的烏鴉也強調,「黃珊珊的26趴會讓人落選的說法未必不成立,但到底會讓誰落選,很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