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水稻投保基本險 佃農憂看得到拿不到

臺東縣池上農民魏瑞廷指出,慣行水稻的產量普遍高於有機、友善耕作,若以區域過去5年的歷史數據爲理賠標準,恐不利於有機、友善耕作農民。(蔡旻妤攝)

水稻收入保險今年分爲基本型與加強保險型,其中基本保險是強制投保,將取代原先的水稻天然災害現金救助。農民只要有登記,所在鄉鎮當期減產20%以上,每公頃就能獲得1萬8000元理賠。卻有農民指出,許多承租農地租約不易取得,無法納保,而理賠標準依慣行農法認定,憂心保險理賠「看得到,拿不到」。

每逢豪大雨,池上、關山、鹿野等稻田常出現倒伏、空包彈等災情,政府機關就需啓動天然災害救助。行政院農委會自2022年起取消水稻災害現金救助和水稻直接給付,改爲水稻收入保險,有基本型和加強型。

臺東縣政府農業處農務科長蔡明翰表示,今年起,水稻將強制投保收入保險,並取代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只要單一鄉鎮當期水稻產量,低於前5年平均產量的8成,每公頃就理賠1萬8000元,省下災後機關或公所得逐筆勘驗及爭議。

對此,吳姓農民坦言,水稻保險當然是對農民比較好,但比較麻煩的是,承租農地的農民難以取得租約,因此無法登記納保,保險理賠就變成「看得到、卻拿不到」。

池上農民魏瑞廷指出,天然災害賠償的認定由機關人員審查,較難有一致性。水稻保險則相對公平。

但魏瑞廷表示,現有的農業統計數據是依慣行水稻認定,慣行水稻的產量普遍高於有機、友善耕作,若以區域過去5年的歷史數據爲理賠標準,且最後試算區域產量也是和慣行水稻田綜合平均,對於有機、友善耕作農民來說相對不利,恐很難獲得理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