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兒童肥胖率高...小時候胖逾7成長大也胖 增慢性病風險

專家提醒,國中時期的肥胖,將來更有7到8成也是肥胖成人。(圖/達志示意圖,下同)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你的寶貝過胖嗎?根據研究指出,兒童肥胖會增加罹患慢性疾病,如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某些癌症風險,對於骨骼肌肉、呼吸、內分泌等都有影響。國健署指出,小學時期肥胖的兒童,在成人後有6到7成仍然肥胖;而國中時期的肥胖,將來更高達7到8成也是肥胖成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6年公佈世界各國5-19歲兒童肥胖盛行率資料,臺灣以「2014-2017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5-17歲兒童肥胖盛行率與APEC 20個國家比較,運用WHO5-19歲兒童肥胖定義以年齡別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等於WHO孩童標準中位數2個標準差以上計算,男童(13.4%)及女童(8.0%)皆排名第11。

若與APEC的11個亞洲國家比較,包括汶萊、中國大陸、香港、印尼、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等,臺灣男童肥胖率排亞洲第5,女童則排亞洲第4,兩者都排在前5明,顯示出兒童肥胖防治的迫切性

▲兒童肥胖會增加罹患慢性疾病,如心臟血管疾病等。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林莉茹組長指出,國中時期的肥胖,將來更高達7到8成也是肥胖成人,且會增加成年期的肥胖併發症、心理的不良影響,呼籲家長要隨時掌握小朋友體位,包含過重、肥胖、正常、過輕等,若體位爲過重、肥胖,就必須從健康飲食、身體活動及充足睡眠三方面調整生活型態

而對於孩子是否符合健康體位?林莉如表示,可參考「兒童及青少年生長身體質量指數(BMI)建議值」,當BMI超過該年齡層的85百分位時爲過重,超過95百分位時爲肥胖,進一步對照兒童或青少年的年齡和性別並計算BMI值,就可以馬上判斷體重是否標準。另外,林莉如也提醒,維持正常的健康體位必須從健康飲食、身體活動及充足睡眠三管齊下。

▲專家提醒,家長一定要維持孩子健康飲食,降低吃甜食攝取。

【健康飲食】1.自備水壺, 以「白開水」或「無糖飲料取代含糖飲料。2.適量取代大份量食物,降低吃甜食、零食速食高脂高糖等。3.新鮮蔬果多樣性;多攝取原態食物;以全穀類取代精製穀類食物。4.每天吃早餐;不要邊看電視邊吃飯。

【身體活動】1.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兒童及青少年每天都應至少達到60分鐘以上中度身體活動,即每週累積420分鐘以上。2.配合兒童發展階段,搭配多樣化的基本動作型式:如走、跑、跳、攀爬等移動性技能,鼓勵下課時,學生至戶外運動。3.在適宜溫溼度多運動,運動前補充水分、運動中定時喝水(每20分鐘補充水分)。4.降低每日觀看熒幕時間,每日少於2小時,避免靜態久坐生活。

【充足睡眠】鼓勵養成規律生活習慣,避免晚睡及熬夜,每天至少睡眠8小時。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