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這陣子在籌碼多殺多下加速破底,恐慌性賣壓出籠,本週一度跌破萬四關卡,所幸昨(7)日股市站回萬四,今早也開出紅盤,這波反彈是真反彈還是曇花一現?法人認爲,初步來看是熊市的中場休息,後續落底訊號可以留意臺積電(2330)、聯發科(2454)股價表現,以及外資的期現貨動作。
摩爾投顧張貽程分析師認爲,初步來說是一個熊市的中場休息,因爲短線急跌過大,加權指數短線從15600點拉回跌破14000點,暴跌超過1600點,近日反彈400點是修正短線乖離率過大,不過投資人不需要太悲觀,若後續大盤能回到15000點以上並有站穩的話,就有機會從熊市喘息,轉化成真正的回升反彈。
他進一步指出,臺股後續落底訊號可以留意:臺積電(2330)能否回到500元大關、聯發科(2454)往填息價格807元邁進,以及外資的期現貨動作,這兩天的強彈,外資動作是同步翻多,所以外資若能持之以恆地翻多,臺幣由貶轉升,臺股就有機會彈真的,各類股都能全線反攻。
元大投信說明,臺股大盤在7月6日一度抵13,985點波段收盤低點,自今年1月5日最高的18,619點修正以來,波段跌幅逾24%,已達到「技術性熊市」的定義。
不過,近日融資餘額連日大減,使得同期間融資減肥幅度約32%,遠大於大盤跌幅,籌碼明顯有效沉澱,加上技術指標已在低檔、外資短線對權值股的賣壓減輕等利多因素,有助臺股回穩。
元大投信指出,回顧臺股大盤歷史表現,若出現波段大跌20%的「熊市」情境,短線盤勢仍可能波動,但隨基本面觸底回升,中長線行情都能重返漲升軌道。統計過去20年資料,假設在臺股達到「熊市」後,於每月底進行定期定額操作,投資1年的平均報酬率爲10.4%,2年爲21.6%,3年更可以達到29.7%。
國泰臺灣高股息基金經理人莊雅婷指出,臺股近期受內外空方消息影響而走疲,包括6月除息行情失靈,主要權值股如聯發科、聯電、長榮等均陷入貼息,外資大舉出脫貨櫃雙雄,單就6月來看,外資已賣超臺股多達1,975億元,今年以來(截至6/30)賣超逾9千億元,爲今年臺股走弱關鍵之一。
而美國聯準會升息及通膨更是引發此波全球股市大跌的關鍵因素,聯準會強力升息、對抗通膨,7月恐續升息3碼,市場預估至年底升至3%~3.5%,通膨數據可能在7~8月見到高峰,預期臺股第三季將持續呈現區間震盪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