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兇險 暴風雨前的寧靜

(圖/達志影像)

今年臺海是否充滿兇險?談論此一問題,離不開11月的美國總統選舉,中國大陸的對臺戰略,以及中美各自在今年如何消減於己不利的變數。

說北京的對臺戰略是「和平統一」,是對也錯,因爲所謂「和平」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目前的臺海現狀若從軍事層面看,與10年前相比,同樣都是「和平」,但最顯眼的差別是「海峽中線被抹掉了」。因此我們可說,10年前是「強和平」,現在是「弱和平」。

「和平統一」的正解是溫水煮青蛙。手段可以是「追求兩岸同胞心靈契合」,也可以是藉由「內化臺灣」逐漸將青蛙煮熟。軟硬兩手以圖達標,我會更具體地稱爲「逼統」。

逼統戰略的核心要求,是由北京掌握統一節奏,而不是由華盛頓,更不是由臺北。關鍵在於武統這個選項雖永遠存在,但在和平統一戰略下,它屬於打亂節奏的最差狀況。所以,我們看到中國大陸在軍事方面的準備可謂緊鑼密鼓,但在政治與經濟層面,時軟時硬,甚至有點拖泥帶水。

爲什麼大陸不希望在今年發生極端狀況?經濟非唯一考量,另一重要原因是軍事層面還沒完全準備好。並不是說中美在臺海現在開戰解放軍會輸,或頂多慘勝,而是我們得認知北京的軍事準備要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關鍵不在輸贏,關鍵在於快慢,若不能速戰速決,後頭的麻煩事就會暴增,深度影響中國發展。

若美軍研判,中方的軍事能力不但能短時間佔領臺灣,還能進一步佔領關島,那麼中方就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標,而這就是美國賣臺的時候了。因此,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北京會希望臺海維持一定的和平狀態,以免被打亂節奏。另一方面,拜登政府也有同一願望,以免臺灣問題干擾他的選舉。

今年臺海確實在軍事層面上相對風平浪靜,這意味着北京並不希望川普當選。北京並不是不知道,標榜孤立主義的川普回鍋,在世界的一盤大棋上有利於中國,但在大陸內部的經濟轉型期,川普同時也是超大隻黑天鵝。

川普揚言若當選會對中國徵收60%關稅。雖然歷史告訴我們,「關稅人」在中美貿易戰上遭到挫敗,但「川普幫」可不這麼認爲。前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將貿易戰的不光彩歸咎於疫情,他至今仍堅持認爲,當年的做法是有效的,而且未來有機會仍會這麼做。而美國經濟學家咸認爲,川普回鍋,就是萊特希澤回鍋。

誠然,中國製造業實力雄厚,全球佈局完整,並不怕美國的關稅戰,但考慮到處於經濟轉型的中國以及共產黨的保守性格,很容易就會滑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維裡。特別是,經過3年的較量,北京已摸透了拜登的戰法,而相較之下,川普行事確實較不容易預測。

如果北京不希望川普當選,那麼至少在今年會與拜登達成一定程度的默契:別在臺海生事。需要強調的是,中斷ECFA這類兩岸經貿爭端,在中美博弈的一盤棋裡,根本不算個事。所謂「生事」,是指很容易滑向中美開戰的嚴重事故。

在美國大選年,北京持續對華盛頓釋放維穩臺海局勢的各種信號,有軟有硬,意圖爲川普與拜登在臺灣問題上可能的飆車劃下紅線。川普敗選時,臺海危機曾一度在引爆邊緣,中方顯然不希望這種選舉戲碼重演。

無論如何,今年臺海的兇險程度大致已經確定了,有陰霾有小雨不會有暴雨,但明年之後就很難說了。當然,賴清德絕對不會好過,只是一時間,兩岸還不至於走到攤牌的地步。2024,大概率是暴風雨前的寧靜。(作者爲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