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貨出口大陸 障礙最多

依據工總髮布的「2010出口障礙調查」顯示,廠商反映關稅過高的地區仍以亞洲市場居多,包括了中國大陸東協諸國;在非關稅障礙方面,反映比例最多的是「各地區通關程序不一」,而且又以中國大陸爲最,也就是說,中國大陸,是國內廠商出口障礙最多的地區。

工總爲協助國內出口業者排除進入海外市場的障礙,每年都會進行出口障礙調查。在反映關稅過高的地區主要集中在亞洲,包括中國大陸、印度以及東協諸國,反映的產品主要又集中在石化、化纖等相關產品,包括聚苯乙烯、酚、任基酚等;顯示在兩岸簽定ECFA後,石化業者仍努力不懈中。

事實上,依據工總調查,石化與鋼鐵產業最是強力要求政府積極與東協諸國擬定優惠關稅,以減少關稅障礙、並確保廠商競爭力

而在非關稅障礙上,工總調查發現,「各地區通關程序不一」居冠,而廠商會遇到這樣問題,主要還是發生在中國大陸,中國大陸的各地區及各地方差異極大。

廠商向工總反映,在中國大陸遇到的問題主要還是人爲因素干涉太大,有些省份海關會要求諸多資料,延宕了清關時間,而且每個地區的海關清關管理作業規定不一致,業者指出,上海地區通關程及速度較快捷便民北京海關通關程序繁複,審件速度慢

廠商也反映,在中國海關進行通關檢驗時,有些海關會特別刁難,同樣裝貨方式,在大部分海關沒事,但在有些海關則會遭到罰款

還有在關稅估價過程資訊透明化上,廠商向工總反映,中國大陸海關對貨物認定沒有一致標準,海關審價自有一套標準,即使廠商提供進項發票佐證也沒用,都用主觀判定,非常強勢。廠商也同時反映,中國大陸海關對產地證明書會提出不合理要求,產地標示動輒要求更改爲具有政治意含文字等。

面對中國大陸人爲因素的非貿易障礙,工總除了呼籲加速ECFA的後續協商以及加強與他國的簽定FTA外,也只能建議,政府透過兩岸已建立的平臺協助排除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