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嘉義設廠用水掀爭議 水利署計畫由雲林支援地方跳腳

雲林湖山水庫管理中心主任李炎任指出,水庫供水約保留5萬噸的彈性調整空間,若要支援4萬噸,尚能負荷。記者陳雅玲/攝影

臺積電將在嘉義科學園區設置兩座先進封裝廠,讓積極爭取的雲林「心碎」,考量嘉義科學園區用水需求將大增,水利署計劃在水源補足之前將從雲林湖山水庫每日支援4萬噸水,消息一出不少雲林縣民在臉書、社羣跳腳「中央偏心」,雲林縣長張麗善也認爲雲林被佔便宜,就連民進黨立委劉建國也納悶,有人更質疑此舉恐違背湖山水庫的供應民生用水的環評承諾,水利署迴應,初步評估不違反環評。

臺積電先進封裝廠落腳嘉義,第一個面臨的就是水源問題,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表示,爲因應產業用水需求,嘉義縣已計劃興建再生水廠、海淡廠,目前已在協調建廠事宜,順利的話,可能三到五年就能完工,初期會調撥湖山水庫每日支援4萬噸。

湖山水庫目前每日從水庫取水20.5萬噸,加上濁水溪取水15.5萬噸,供應雲林民生用水24萬噸、支援北嘉義6.5萬噸、南彰化5.5萬噸,水庫管理中心主任李炎任表示,水庫供水約保留5萬噸的彈性調整空間,若要增供嘉義4萬噸,在一般蓄水情況下應無問題。記者詢問,但若像前幾年遇到百年大旱,李炎任說,要看中央如何調撥分配供應。

雲林縣不分藍綠都要爭取臺積電到雲林,如今臺積電先去嘉義設廠,卻要雲林支援水,讓不少雲林人不解,湖山水庫興建是爲解決雲林地層下陷問題,水庫的水被視爲雲林的「救命水」,環評承諾臉書社團《斗六人社交圈》也引起討論,有網友指「明明是中央偏心」、「嘉義縣搞投資,卻要用雲林湖山水庫的水?...缺水時刻,雲林各行各業輪流限水?」地方也質疑違反湖山水庫設置的環評承諾「供應民生用水」。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消息一出,已接到許多民衆、民代反映雲林被佔便宜,她完全理解民衆的憤怒,認爲此做法太不合理、是在佔雲林便宜,更何況當初湖山水庫是爲解決雲林地層下陷、供應民生用水才設置,如今卻爲了隔壁鄰居大費周章支援,她認爲經濟產業發展要有長遠的佈局跟規畫,結果怎麼會是缺東缺西,跑來跟鄰居借。

立委劉建國也感到納悶錶示,臺積電在嘉義設廠卻跟雲林借水,顯然是很大的衝突跟矛盾,但也意味雲林不缺水,以此推論,臺積電設廠雲林就不會有調撥水的問題,他會持續爭取臺積電在雲林設廠,這是雲林不分藍綠的共識,也會持續跟經濟部溝通。

雲林縣議會國民黨團總召李明哲說,政府不應以政治方向考量臺積電設置地點,「某個縣市較積極,也因跟中央關係較密切,就選在那設廠」,要看產業的前瞻性、未來性,在這段時間內,以一個完整基地加上充足水電供應,都是應思考且做好長足規畫的方向。雲林縣有水、電、土地等相對應準備,條件具足,放眼未來可望成爲下一個竹科。

面對臺積電嘉義設廠引起的用水爭議,王藝峰表示,水資源本來就是互相連通調度,湖山水庫以供應雲林地區民生用水爲主,嘉義的部分採取支援方式供應,並非專管供應,如果水稍有不夠纔會支援,例如再生水廠、海淡廠的興建速度與臺積電建廠速度有差異,致來不及供應水源,這時纔會派上用場支援,至於外界質疑的環評問題,因不是專管供應,而是由水公司進行分配調度,初步評估不違背湖山水庫環評承諾。

湖山水庫供水約保留5萬噸的彈性調整空間,若要支援嘉義增加4萬噸,在正常蓄水條件下應無問題,但若像前幾年遇到百年大旱,中央如何調撥分配供應,將是考驗。記者陳雅玲/攝影

湖山水庫供水約保留5萬噸的彈性調整空間,若要支援嘉義增加4萬噸,在正常蓄水條件下應無問題,但若像前幾年遇到百年大旱,中央如何調撥分配供應,將是考驗。記者陳雅玲/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