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是怎麼成爲護國神山的

(圖/翻攝臺積電歷史照片)

最近全球汽車晶片缺貨,許多國家透過政府和臺積電等廠商聯絡,希望能增加晶片供應。根據最新統計,積體電路去年佔我國出口比率升爲36%,達1225億美元,約是10年前的兩倍。看來半導體的確是重要產業,也難怪臺積電被稱爲「護國神山」。

那臺積電是怎麼創立的?臺灣半導體產業是怎麼來的?基本上,要從1974年講起,那時發生第一次石油危機。在此之前,臺灣出口非常暢旺,在延長國民教育爲9年的1968年,臺灣出現了「路易斯轉捩點」,也就是從鄉村轉到城市的「剩餘」勞工已經用盡,低階工人薪資上升速度開始高於高階工人;此時一方面經濟高速成長,一方面貧富差距減少,是「均富」的最佳公式

但石油危機一來,打破了局面,經濟成長驟降。當時的行政院長蔣經國做了兩件重要的事,一是推動十大建設,二是在1974年初找行政院秘書長費驊來,請他研究一下臺灣可不可以發展新興科技項目。費驊找到當時的電信總局局長,也是他上海交大同學方賢齊,二人商量後決定找另外一位在美國工作的上海交大同學,就是在RCA擔任研究主任的潘文淵。經過初步的研究,潘文淵寫了一個文件,建議臺灣從美國引進積體電路製造技術。於是費驊和方賢齊請潘回國,跟當時的經濟部長孫運璿見面

他們見面的地點是南陽街的小欣欣豆漿店,當時參加的人一共有7位:費驊、孫運璿、方賢齊、潘文淵、高玉樹交通部長)、王兆振(工研院院長)、康寶煌(電信研究所所長)。會中孫運璿問了兩個問題,一是多久可以完成,二是要多少經費。潘文淵說大約4年,經費大約1000萬美金。孫運璿拍板決定推動。

潘文淵回美國以後,爲了避嫌,犧牲了本來可以得到的滿額退休金,而從RCA提前退休。他也邀集了美國當地的華人專家,組成一個義務性質的技術顧問委員會,在這些專家的家裡輪流開會討論。後來他們選定CMOS(互補式金屬氧化半導體)技術作爲主要學習目標,有別於當時流行的NMOS(n-管道金屬氧化半導體);這是重要的決定,後來證明押對寶。

政府根據他們的建議,發了邀請函給14家廠商,其中7家回覆有意願;顧問團就從7家中挑出3家,分別是通用儀器、休斯、RCA,最後建議選擇RCA。政府遂和RCA簽約,並由工研院派出第一批19位年輕工程師去RCA工廠接受訓練。這19位裡包含後來擔任工研院院長的史欽泰,和半導體業要角曹興誠

工研院在1980年轉成立聯電,做技術移轉,曹興誠就在那時轉到聯電,並於1982年升任總經理;聯電開始生產電子手錶用的積體電路,銷路漸漸打開。另外,1979年政府通過「科學技術發展方案」,建立科技顧問制度,並經研討後決定在半導體方面更上一層樓,發展超大型積體電路。當時經過孫運璿、李國鼎徐賢修等的邀請,張忠謀於1984年回臺,先擔任工研院院長,發展6吋晶圓技術,並於1987年至工研院轉成立並做技術移轉的臺積電擔任董事長。

聯電和臺積電一開始成立的時候,很多人不看好,在民間資金的募集方面都曾遭遇困難。可是到了1980年代後期,半導體業的重要性已經十分明顯,民間業者開始投入,加上工研院將更多周邊技術移轉出來,於是臺灣出現半導體業生態雛形。到了1989年,臺灣已有IC設計業19家、光罩製造2家、設計工具2家、IC製造12家(含聯電與臺積電)、封裝11家、測試2家。

當然,時空環境不同,以前的作法不再適用現在的半導體產業,臺灣很幸運地已經進入了一個民間業者可以主導技術開發的階段,其能力應當已經超過官方。但政府還是有重要的角色扮演,就是人才培育。當初徐賢修提議成立科學園區,而且主張設在新竹,就是想仿效美國北卡州的三角研究園區,讓產業貼近大學。這個決策具有遠見,其方向到現在還是重要,值得重視。(作者爲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講座教授、前行政院政務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