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科大新制設計系作品要能用 學生挑戰創意被「打折」 

臺科設計楊雅筑製作手持創傷清洗器。(圖/記者蕭玗欣攝)

記者蕭玗欣/臺北報導

過去設計系學生作品大多停在模型階段,不能實際運作進入商品化階段。臺科大工商業設計系新學期推動原型製作,要求畢業作品都必須從「模型」達到「原型」。楊雅筑製作的「手持創傷清洗器」利用超音波特性清洗開放性創傷,她坦承,設計概念會比較天馬行空,但要實際做出原型很多設計理想都必須「打折」。

臺科大設計系主任陳健雄表示,臺科大學生的作品在國際上經常得獎,但是這樣不夠,實作纔是更重要的方向,「我們希望設計出來的東西能在市場上有實用性」,很多學生爲了做出原型,需要和電機電子資訊領域教授同學,進行跨領域合作,「導入實作纔有說服力」。他不諱言,一開始學生都很痛苦,能真正達到要求的人數不到1/5,

臺科大設計系教授鄭金典表示,臺科大學生有很好的創意,也能在國際上拿到很好的成績,可是在執行力和創意實踐上還有待加強,因此係上3年前決定鼓勵學生在畢業設計把構想轉成模型,設計功能必須要讓使用者體驗得到,因此需要工程團隊幫忙,學生除了專業設計實力提升,也能學到技術層面問題

▲臺科大設計系楊雅筑製作手持創傷清洗器。(圖/記者蕭玗欣攝)

臺科大設計所學生楊雅筑、昝亭瑜製作的「手持創傷清洗器」是與臺科大機械系團隊的跨領域合作,透過超音波,在碰到水後高速震盪產生瞬間衝擊力帶走傷口殘留的髒污,比直接用清水沖洗更具清潔力,增加後續治療效率

楊雅筑表示,自己發生過車禍,看到醫護人員清洗傷口時使用大量生理食鹽水棉花棒,不僅造成大量資源浪費,棉花棒處理傷口時也容易造成疼痛,若處理不當還會造成二次感染。

楊雅筑說,手持創傷清洗器專門處理開放性創傷,目前一臺成本約10萬元,若進入大量生產可望能降到4~5萬元,但仍需要醫療器材廠商協助做臨牀實驗,纔有機會醫院進一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