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麗華:用手語“唱”支山歌給黨聽

邰麗華近照 本報記者 劉平安攝/光明圖片

【走近文藝家】

16年前,由她領舞的《千手觀音》驚豔了國人,震撼了世界。她帶領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不斷創造奇蹟,在國內外贏得盛譽。今年,她用“手語唱紅歌,無聲傳經典”向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獻禮,用無聲的力量再次感動國人。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只生了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4月24日晚,在甘肅省臨夏體育館內,當地中學生合唱團孩子們簇擁着身着紅色長裙的邰麗華一起唱響了《唱支山歌給黨聽》。邰麗華用手語唱紅歌,和孩子們的聲音融在一起,贏得了現場觀衆的陣陣掌聲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邰麗華及其手語翻譯共同“演唱”手語版國歌視頻引發廣泛關注,這段無聲的“演唱”感動了無數人。邰麗華由此再度走進公衆視野,手語版國歌以及大量手語版紅歌也開始在中小學校園和網絡上廣泛傳唱。對於很多《千手觀音》的老觀衆來說,最近幾年已經很少見到邰麗華。這些年邰麗華經歷了怎樣的成長與蛻變?近年來工作重心有何變化?生活中的邰麗華是什麼樣的?記者走進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以下簡稱藝術團),並隨團赴甘肅臨夏演出,從不同視角對邰麗華及藝術團進行了採訪。

時間回溯到2004年,由邰麗華領舞的《千手觀音》在雅典殘奧會上一鳴驚人,轟動世界,2005年又在央視春晚舞臺上驚豔了國人。16年過去了,《千手觀音》至今仍活躍在國內外各類舞臺上,持續爲不同年齡段的觀衆帶去力量和感動。藝術團的演員們所到之處,常常被鮮花、掌聲、淚水、吶喊包圍,他們用藝術和愛鼓舞着觀衆,同時也在激勵着自己。

13年前,已是藝術團團長的邰麗華在採訪中說:“僅有一個邰麗華是不夠的,我希望將來有越來越多的孩子超越我。”如今,她的願望成真了嗎?可以肯定的是,越來越多的殘障孩子正在沿着她曾經走過的路不斷地超越自我,在藝術之路上執着追夢。這些年輕演員在邰麗華的帶領下也成爲“手語唱紅歌,無聲傳經典”的重要力量。他們飽含深情地用手語“唱”心聲,無聲卻有直擊人心的力量。

是什麼讓邰麗華散發出如此迷人的光芒,讓這個團體爆發出如此巨大的能量,讓經典紅歌煥發出別樣魅力,走近他們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

第一次採訪邰麗華是在她的大家庭——藝術團。走進北京市朝陽區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二樓,依稀聽到有琴聲,這裡就是藝術團所在地。在走廊的盡頭有一間十平方米左右的辦公室,整整齊齊排着三個普通的工位,最裡面就是團長邰麗華辦公的地方。藝術團所在的二樓最“豪華”的地方是他們的簡易排練室和小型會議室,最“值錢”的當屬會議室櫥櫃裡排得滿滿當當的獎盃獎牌獎狀。相比於舞臺上“千手觀音”的閃閃發光,他們的“家”顯得相當樸實無華。

然而,採訪中卻絲毫聽不到邰麗華對簡陋環境的不滿,她的眼裡滿是光明和希望。聊起近年來我國殘疾人事業的發展,特殊教育的普及,特殊藝術的進步,邰麗華眼裡寫滿了自豪。“以前殘疾人被稱爲殘廢,處處遭遇異樣目光,如今收穫更多的則是關心愛護和平視的對待;以前殘疾人能上學已實屬不易,如今特教學校、大學以及綜合院校開設的特教專業等覆蓋面越來越廣,從中受益的孩子越來越多;《千手觀音》之後,特殊藝術也受到了更多關注……”邰麗華用手語向記者介紹她所親歷的殘疾人事業的發展變化,那些極易被忽視的細微之處,她都如數家珍。

“我很感恩,一路走來收穫了很多關心和愛。”邰麗華說,“我在社會的幫助下接受了教育,有機會和健全孩子一起成長,並通過藝術改變了人生,所以我希望用愛和行動回報社會,用藝術給人帶去力量。作爲全國政協委員,多關注殘疾人的權益併爲之不斷呼籲,希望更多殘障孩子有機會接受教育,接受康復治療,得到尊重和平等對待。”在很多人看來,邰麗華和藝術團的殘障演員們本是需要幫助的弱勢羣體,但他們卻用省下來的演出收入設立“我的夢”和諧基金,資助公益慈善項目超過千萬元,不斷地將愛和溫暖播撒人間。

邰麗華用愛和藝術回報社會,她所領導的團裡的年輕演員們亦如是。正如中國殘疾人特殊藝術指導中心副主任王晶所說:“老演員怎麼做,年輕的孩子們就怎麼學。”在隨團演出的兩個日夜裡,記者看到了藝術團聾人舞蹈演員盲人聲樂演員之間結對互助的溫暖瞬間,看到了退役離團演員迴歸助演像回家一樣,看到了這個團體所到之處帶給周圍人羣的感動與震撼,看到了無聲傳經典的力量源泉,看到了邰麗華的“家人”帶給她的無聲的大愛。

4月24日零點,西北小城已經夜深人靜。在臨夏市體育館內,藝術團的聾人演員們還在舞臺上一遍遍地走位、摳細節。邰麗華安靜地坐在臺下,看着新一代“千手觀音”們爲高標準演繹經典節目熬夜揮灑汗水。他們習慣了這樣的節奏,邰麗華像鐵人一樣一邊陪着大家熬夜,一邊反覆練習着自己的節目……

第二天演出結束後,觀衆們起立鼓掌,久久不願離去。但是邰麗華只能在手機直播中看一眼謝幕時的動人場面,來不及吃飯,她已經星夜兼程趕往下一站,參加“手語唱紅歌,無聲傳經典”在短視頻平臺的相關活動。

(本報記者 劉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