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臺當局推就學服役方案白忙一場
參考消息網11月20日報道 據臺灣《聯合報》11月19日報道,島內義務役恢復一年,教育事務主管部門配合防務事務主管部門推出就學服役“3+1方案”,學生可於大學四年內修讀完課程並服役,方案適用於2005年以後出生的役男,該批役男已於今年9月上大學。爲此,各大學近期已研議就學期間服役彈性修業實施要點,放寬或取消一學期可修學分上限。但據《聯合報》掌握,全國僅46位役男申請,各校申請人數多掛零,形同白忙一場。
據《聯合報》掌握,教育事務主管部門日前發函全臺大專校院,要求修改校內學則或教務章則。近期各校陸續召開校務會議,多於會上通過就學期間服役彈性修業實施要點。
臺大表示,修課辦法規定學士生每學期以25學分爲上限,雙主修等另計,就學期間服役彈性修業機制開放役男提出超修申請,超修學分免收學分費;臺師大方案爲每學期可不受修讀27學分上限。但經本報詢問,臺師大、臺大、政大均表示尚未接獲學生申請。
校內人士表示,其實早能預料到幾乎不會有學生申請,纔剛上大學脫離束縛,不會甘於先入伍當兵;且萬一兩岸局勢不穩,近年剛服完兵役者一定會被優先徵召。
臺灣教總文宣部主任羅德水則表示,政策顯然不切實際,也可見學生仍在意大學生涯規劃,畢竟人不是機械要考慮的方面有很多。教育事務主管部門認爲該方案對學生比較好,但“問題在於學生就是不想要,完全不受歡迎”。大學也深知效益不大但還是得配合演出。
羅德水說,擁有學習質量、未來順利就業還是大多數學生的期待,但近年來教育事務主管部門缺乏政策主體性,也沒弄懂學生要什麼,爲解決一個問題可能製造更多問題。
臺灣聯合新聞網11月18日報道,教育事務主管部門配合國防部推動就學服役“3+1方案”,大專校院近期多已推出就學期間服役彈性修業實施要點因應,但全國申請該方案的役男僅46人。家長和學生認爲,重點在於不想服兵役,自然更不會壓縮大學生活提早服役。
一名私立大學高層表示,學生申請後必須於該學年寒假或暑假入伍,隨即展開一年期兵役,等於大學求學經驗斷裂,返校還需面臨銜接、學分等壓力,違反讀大學的慣性。
青民協理事長張育萌則分析,歷來提早畢業的大學生都是少數,提早畢業多會具備充分理由,如花一年到企業實習、出國見聞等,纔會選擇壓縮大學修業時間。但兵役則是2005年後出生役男都改爲一年,不提升競爭力,也不會因此見聞比他人更豐富,評估學生還是會選擇平穩過完四年大學生涯,屆時再去服役。
升學輔導平臺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也認爲,“3+1方案”帶來的超修學分對學生而言太累,大學期間多想交換、實習、打工,放在“3+1方案”下都會變得難以實現。“兒子不少同學都是2005年的,聽聞過不少人表示不想當兵,不想提早投入軍旅。”
一名陳姓大一生也坦言:“應該沒有人想當兵,也不懂爲何要當一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