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河川海洋污染整治會議 畜牧廢水資源化最亮眼

南市通過39場畜牧廢水資源化計劃,每年施灌的廢水達132832公噸,爲循環經濟跨出重要一大步。(圖/環保局提供)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臺南市政府29日召開臺南市推動河川海洋污染防治小組第9次會議,訂定河川、水庫及海洋污染整治短中長期目標,副市長張政源說,臺南市已通過39場畜牧廢水資源化計劃,每年施灌的廢水達132832公噸,約可削減生化需氧量(BOD)約643.67公噸,資源化場數及施灌量皆爲全國第一,爲循環經濟跨出重要一大步。

河川及海洋污染防治小組會議由張政源副市長主持,除檢討分析106年相關局處年度執行成果,並訂定107年污染削減目標,希冀藉由滾動式檢討,達成110年臺南市無嚴重污染河段的目標,完成水清漁現的願景

環保局指出,106年臺南市因雨量少且分佈不均,導致河川嚴重污染長度略增,但河川污染指數與105年相去無幾。若與100年縣市合併時比較,仍由當時的48.8公里(12.5%)減至38.8公里(9.9%),改善20.5%。急水溪鹽水溪及二仁溪流域生態調查結果魚種數量皆大幅上升,顯示河川環境已改善,生態多樣性逐漸豐富。

環保局表示,今年重點除針對臺南市特定區域加強稽查管制外,更向環保署申請補助,規劃臺南市鏡面白河2大水庫集水區內,聚落密集但無民生污水處理設施專案計劃,透過整體性規劃評估辦理環境改造工程,改善水庫優養化水質,以符合供水用途

另爲解決酪農區畜牧污水問題,亦已向環保署申請經費,評估設置酪農區生質能資源化處理中心的可行性,徹底解決急水溪畜牧污染問題。

張政源副市長強調,市府持續推動河川及海洋防治工作,與專家委員、府內外單位密切合作,利用滾動式的政策檢討方式,訂定改善水質的短中長期目標,除着重下水道建設、水污染源稽查管制、推動水質淨化、畜牧糞尿沼液沼渣作爲農地肥分等水質改善工程,更會融入觀光遊憩、文創產業元素,提高民衆親水意願,循「治水、淨水、親水及保水」等步驟,開創整體水域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