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推裡鄰整並 減100餘里增10新裡

臺南市人口是六都之末,鄰里數卻僅次於新北市與高雄市,爲因應城市整體發展需求及資源分配,推動鄰里整並計劃,預計在年底公告,下屆選舉實施。(莊曜聰攝)

臺南市推動裡鄰整並,現行37行政區的752裡將「瘦身」,減少100多個裡,14681個鄰則「縮水」,僅存一半左右,但也有永康區、北區、佳里區、善化區等地新增共10個裡,目前整編計劃進入檢核階段,預計年底公告,下屆選舉實施,若照既定時程進行,屆時將會有百餘位里長伯「失業」。

民政局表示,從101年裡鄰編組及調整辦法通過以來,就持續評估,104年就做出區裡鄰整體規劃,而行政院長賴清德在市長任內時,就指示依實際需求、因地制宜,推動裡鄰整並進行,讓行政資源分配更有效率,並非外界所認爲的急就章或趕進度,而且不只合併,針對人口密集區塊,也有新增設的裡鄰。

「不知道在急什麼?」臺南市里長事務促進會理事長蔡崇名說,就他所知,六都中就只有臺南市推動裡鄰整並,整個過程從一開始就讓第一線的公所跟里長「喬」,根本沒有充分溝通說明,等到區公所計劃上呈,地方反彈聲音出來,民政局纔下來「傾聽民意」,而且出現「大聲就贏」的情形,有里長串連反彈,找到有力人士,最後裡鄰幾乎沒有變化,感覺不是那麼公平。

臺南市37區里長聯誼會會長陳育輝表示,據他了解,有8成以上的里長持反對意見,但反對的並非是裡鄰整並本身,而是整體計劃並不周全,應該等中央的「行政區劃法」通過後一併執行,纔不會浪費資源,而且現在賴市長變成賴院長,難道不能讓相關法令儘速三讀,也順便爲六都解套嗎?

不僅面臨失業可能的「里長伯」有危機意識,民衆看法也不一,安定工業區近20家廠商就找上公所陳情,若合併后里名變更,商工營業資料、工廠登記及認證都要更新,重要的是銀行帳戶資料,不少業者從事外銷,萬一匯錯款怎麼辦?也有民衆說,忍受一時的不方便,政府單位能省點錢也好,只要未來里長服務不打折,還是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