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議員批 農產行銷不能靠仇共

臺南政府農業局長謝耀清市議會進行農漁產滯銷因應措施專案報告。(洪榮志攝)

大陸以多次檢出介殼蟲爲由暫停臺灣鳳梨輸入,全臺鳳梨產量第二高的臺南也受影響市府農業局長謝耀清20日專案報告時,強調原本銷陸的6000公噸臺南鳳梨,將透過國內行銷啓動多元加工處理。但多位議員認爲,農漁產品行銷不能靠「仇共」,必須品質好、價格公道,甚至全面落實「食農教育」才行。

謝耀清表示,臺南鳳梨種植面積1761公頃,主要產區關廟歸仁山上新化龍崎等區年產量6萬9668公噸,年產值14.2億元,佔全臺年產量的15%,僅次於屏東縣,去年外銷6864公噸,接近年產量的10%。

謝耀清指出,今年3月1日大陸暫停進口臺灣鳳梨後,農業局針對原本銷陸的臺南鳳梨,透過3項產銷調節短期因應策略。其中,啓動國內行銷增加多元通路,將內銷目標由原6萬2004公噸增加爲6萬5804公噸;外銷至大陸以外的市場,目標從原864公噸增加爲1864公噸;啓動多元加工從原800公噸增加爲2000公噸。

不過南市議會國民黨團嗆說,民進黨政府利用仇共手段解決大陸拒買鳳梨問題民政系統甚至全面出動請託地方善心人士大量認購,反而引發國內鳳梨價格狂飆、外銷新加坡黑心鳳梨之亂,臺灣科技大國的大數據不應用來鬥爭反對黨,應該利用大數據資料挽救產銷失衡的農漁產品。

無黨籍市議員穎艾達利也說,解決農漁產品滯銷,不應該讓農友養成「政策依賴」的習慣,應該全面落實「食農教育」,建立「地產地銷」的農漁食物網路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