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山禁止車宿卻沒有法源 玩家與警察捉迷藏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停車場旁的廁所可供水源,成爲遊客車宿首選。記者林佳彣/攝影

「車宿」近年蔚爲風潮,開着車到森林、海邊欣賞美景過夜,成爲許多戶外愛好者假期首選,但法規跟不上發展,引起若干亂象。宜蘭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明令禁止車宿,但沒有法源依據,主管機關與警察只能勸離,無法裁罰,不願離去的玩家乾脆在山上和警察「捉迷藏」。

在車上過夜一般又可以粗略分爲「車露」與「車宿」,車露泛指玩家搭建車邊帳或車後帳等「落地」玩法;車宿則是待在車內「不落地」。佔位較大的車露玩家較少,車宿玩家與日俱增,現行法規未明文禁止不能在車上過夜,導致主管機關傷腦筋,林業保育署宜蘭分署轄內的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就是一例。

每當寒流來襲,太平山飄雪皚皚美景吸引民衆上山追雪。宜蘭分署雖然在太平山入口、入園手冊等處多次宣導禁止車宿,不少民衆仍打算在車上過夜,第二天一早好觀賞雪景;每天傍晚6點左右,太平山派出所的警員與遊樂區工作人員就得出發巡視區內各停車場,勸離車宿民衆。

今年初寒流席捲臺灣,同樣有大批遊客上山,警方與遊樂區工作人員冒着雨,在停車場逐一查詢車號是否爲住宿客,1名車主搖下車窗坦言不是,聽警方勸導此處不能車宿、要儘快下山,口頭答應卻沒有作爲,直至警方巡查一輪,回頭見該車一動也不動,二度上前以天晚霧濃相勸,最後離開與否不得而知。

宜蘭分署表示,太平山海拔近2000公尺,山區氣候變化大,溫度驟降、起風都在一瞬間,通往太平山莊與翠峰湖的分歧點則是風口地形,下雨、入夜總是寒意逼人。過去曾有遊客偷偷睡在車上,半夜太冷跑到太平山莊求救,雪季類似狀況更層出不窮,加重警方與遊樂區工作人員負擔。

遊樂區幾位工作人員觀察,這些車宿族「皮得很」、「很會躲」,經常與警方大玩捉迷藏,在分歧點停車場被勸離,就轉移陣地,往上至翠峰湖或下到鳩之澤車宿,也有人傍晚壓線趕入園,在鳩之澤停車場被趕,就往上至分歧點或翠峰湖停車場,企圖躲避官方巡視。

「叫我們去打仗,又沒有槍」,一名工作人員大嘆,遊樂區雖設有禁止告示牌卻沒中央罰則,遊客咬定這點,搞得他們與警方常做白工,甚至捱罵。此外,有些車宿族常將垃圾留在車外不帶走,引來野生動物如黃喉貂咬得亂七八糟,不只改變動物習性、干擾夜間休息,也衍生環境問題。

宜蘭分署指出,遊客即使在車上煮食,儘管阻隔與野生動物的接觸機會,但車燈、營燈及遊客夜間仍在山區活動、發出聲響,影響野生動物休息,而產生的廚餘有時被置於車外、食物湯水直接倒入林地等,不僅污染環境,還會吸引黃喉貂、臺灣獼猴、黃鼠狼、食蟹獴等,影響野生動物覓食生態。

太平山空間不足與遊客安全問題也是禁止車宿的原因。宜蘭分署表示,區內最好區位蓋有建築物如太平山莊等,次之的場地則是停車場,目前沒有適合車宿、車露的腹地;過去曾有遊客偷偷睡在車上,半夜太冷跑到太平山莊求救,雪季類似狀況更層出不窮,加重警方與遊樂區工作人員負擔。

考量遊客安全、環境等因素,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禁止遊客車宿,但無法源依據開罰,工作人員與警方只能勸離。記者林佳彣/攝影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禁止車宿、露營,中央法令尚未明確規範前,只能透過官網揭露、入園摺頁、停車場告示宣導。記者林佳彣/攝影

宜蘭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今年1月底下雪,許多遊客上山追雪,不見得訂得到房間,有些人會偷偷車宿。圖爲當時停車狀況。記者林佳彣/攝影

今年初寒流席捲臺灣,太平山莊的中央階梯讓人置身在銀色世界中。記者黃義書/攝影

太平山今年1月飄雪成銀白世界,太平山莊彷如被細雪冰封,非常美麗。記者黃義書/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