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山林鐵復甦 將送農委會審查

林鐵復甦採複合運具呈現,包括山地軌道復駛及空中纜車,更具有觀光旅遊價值。圖/縣府提供規畫模擬圖

宜蘭縣政府昨天評估完成太平山森林鐵路(山地線)復甦案可行性研究,將送農委會審查。縣長林姿妙說,請中央與縣府共同努力推動,活絡宜蘭觀光活動,帶動就業機會。

太平山森林鐵路運輸系統分成平地線(羅東森林鐵路)、山地線,宜蘭縣府去年4月完成平地線可行性研究報告,送交通部審查,接續評估推動山地線。山地線對市區民宅用地衝擊小,相較平地線,推動可行性高。

太平山森鐵山地線早期採4段山地運材軌道車,銜接3段架空索道連接運材設施,全長31.15公里。1982年政策轉型及成立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索道、軌道與相關設施停止運作,逐漸損毀,目前僅太平山森林遊樂區有小規模蹦蹦車。

縣府工商旅遊處表示,山地線希望透過分期分區開發,讓各系統既有自己的特色,也能融入太平山整體遊程,帶來新景觀與新體驗。

林鐵復甦採複合運具呈現,主線10.5公里,包含土場至舊土場的山地軌道,長約2公里;舊土場經樫木平、中間、白嶺聚落、上平到分歧點採空中纜車,長約7.8公里;分歧點至太平山由茂興線延伸,長約0.7公里。

兩條支線1.8公里,在樫木平與鳩之澤間,透過地面纜車支線系統(舊伏地索道)串連,長約1.2公里;見晴與上平採對開式小型觀景纜車支線,長約0.6公里。

縣府建議由政府興建主線索道及軌道設施委託民間經營,另搭配樫木平、白嶺聚落較大腹地空間興辦觀光遊憩設施,BOT交由民營。

縣長林姿妙請中央與縣府共同推動,若後續行政院覈定可行性研究,今年起算,第一期土場至樫木平、鳩之澤間路線預定2030年可對外營運,第二期從樫木平至新太平山、見晴段預定在2040年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