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職業化系列(四)獎金賽更實際 需要更多九太杯

▲(圖/資料照/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偵源綜合報導

從2014年全國跆拳道協會喊出引進例行賽制度,目標職業化的願景,至今還未見到有任何進展,當前的環境,增設獎金制的杯賽,或許是較爲可行的出路。

企業投入資源經營聯盟或隊伍,現今環境並不容易,況且初期很難回收效益,但若冠名賽事提供獎金,仍是一個可行的方式比賽一多,誘因一增加,投入的選手自然增加。

跆拳道宗主國南韓,一年大大小小賽事不計其數,且早有職業隊規模伊朗也有俱樂部編制,並有固定的賽事,盃賽一多,投入選手就多,也能提升整體競技水平

目前國內一名成人級選手,若沒有選進國家隊,進駐國訓中心,自然沒有參加國際公開賽,一年扣掉國手選拔,只有全大運總統盃可以打,雙數年頂多再一個全運會

且光看大專甲組院校,扣掉進國訓選手,全大運1個量級只能派1名選手,若未獲得參賽格,有可能整年沒比賽可打。

2015年開辦的九太杯團體賽,吸引不少好手組隊參加,許多退役的國手,甚至整年沒出賽機會的選手,都有舞臺磨練,且比賽有轉播、有獎金、有抽獎

只是臺灣需要更多九太杯,賽制上也可做出具創意的變化,增加比賽可看性,跆拳道觀賞入門門檻其實不高,出了辦好比賽,負責行銷、包裝賽事單位的就相當重要。

看看第一季到第四季的SBL,還有近年的HBL,雖然籃球是國內受歡迎的運動,但行銷的功力,的確是跆拳道達成上述願景所需要,當規模變大,協會再將所有比賽做有效整合,纔有較多的本錢往職業化的路走。

▲具觀賞性的跆拳道武藝,也可作爲比賽的一環。(圖/資料照/達志影像/美聯社)

接收更多精彩賽事,歡迎加入《ETtoday運動雲》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