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艾納康總經理 黎森情牽寶島30載 找到真愛

黎森。 圖/臺灣艾納康提供

臺灣陸域風電在臺發展多年,推動風電多年的臺灣艾納康(ENERCON)總經理黎森(Bart Linssen)更親身參與超過14年,然而,他與臺灣結緣將近30年,不僅對臺灣文化相當熟悉、與臺灣同事相處融洽,更在臺灣找到另一半,喜愛臺灣的他直言,希望未來能在臺灣退休。

黎森回憶,過去在臺灣協助建設陸域風機,曾遇上臺灣民衆對風電產業特別關心,當時已經和風機周遭的居民談妥要設置風機,但卻有距離風場較遙遠的利益團體鼓動,使居民對風機產生疑慮,讓後續推動倍感艱辛。直到現在,臺灣對於風機噪音問題仍有不少疑慮,他說,噪音感受因人而異,應該要以科學證據來證明,依國際的調查報告顯示,其實影響微乎其微。

當2000年政府開放設置陸域風電,艾納康首座風機就落腳在澎湖,隨後臺灣陸續開始有風場建置,到現在爲止,即將屆齡20年的運轉週期,部分風機即將面臨汰舊換新、或重新設置。面對臺灣未來陸域風電汰換的潛在商機,黎森認爲,雖然看到潛在的機會,但坦言在政策方面,並未看到對陸域風電的利多,且風機更換後需重新進行環評與地方溝通,曠日費時,讓部分業者卻步。另外,過去風機裝置容量小,現在風機大型化後,舊機型已不再生產,有些業者也會以現行風機延長使用年限。

在陸域風電汰換可行性變小之下,如何拓展新的發展機會,黎森認爲,臺灣其實還有4大類場域可以設置陸域風電,未來有超過2GW裝置容量潛力,陸域風電也可以持續協助臺灣進行能源轉型。他進一步解釋,這4大場域分別是港口鄰近空地、工業區、高速公路旁、太陽光電廠附近,都是未來很有潛力開發的區域。

黎森來臺甚久,又在臺灣找到他的牽手,與臺灣幾乎結下不解之緣。他對臺灣的印象是,30年前臺灣較像開發中國家,馬路上會有計程車亂開、摩托車亂竄現象,不過這幾年已逐漸改變,不僅城市變乾淨,交通也大幅改善,且治安比之前更好、更安全,他認爲臺灣是一個很適合居住的環境,甚至未來考慮要在臺灣退休,一點都不想離開臺灣。

在艾納康上班的同事形容,黎森是個尊重專業、且親力親爲的主管,由於公司有許多對外的公開活動或會議,所使用的投影片簡報,大多是黎森自己準備,當下屬詢問是否要幫忙,黎森都選擇自己製作簡報,並認真準備要說明的內容,認爲黎森沒有主管架子、很客氣,遇到同事有狀況時也會表達關心、會照顧到員工的心情。

他的同事說,黎森在臺灣是屬於技術性的主管,因此在面對跳脫技術性內容以外的問題、或棘手的問題時,黎森會傾聽各方的意見及建議後纔會做出決定,並且積極去處理問題並追蹤進度,同時會給出很受用的回饋,讓同事們覺得領導者是有在思考,因此讓員工在工作上很有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