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安全的代理夾擊困境

(本報系資料照片)

日前美國與波羅的海三國國會議員先後訪臺,在中國大陸外交部與東部戰區接連譴責後,解放軍27架次軍機進入臺灣西南空域,引發兩岸軍事緊張。

這次美國與臺灣都在測試中共兩岸紅線的底線,中共的反應每次都提高層級與強度,臺灣再次成爲中美代理人戰爭的兩面夾擊場域。

首先是11月25日,美國5位跨黨派議員由衆議院退伍軍人事務委員會主席高野率領,這是11月的第二批美國議員訪臺,他們會見蔡總統並拜會退輔會,針對我國後備軍力提升進行討論。特殊的是,抵達當天共和黨衆議員梅斯在推特發文,以美軍專機爲背景,指降落在「臺灣共和國」(Republic of Taiwan),這則美國議員在臺灣發出支持法理臺獨的推特,很快引起臺灣和國際媒體的大幅報導。

隔日26日,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指美國政客挑戰「一箇中國」原則,是爲臺獨站臺撐腰。《環球時報》同日社論指出,美臺切香腸式小動作積累一些之後,「中國大陸一定要拿出一個更加嚴厲的軍事行動」。26日晚間,中國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加入警告,「隨時反擊任何外部勢力干涉和『臺獨』分裂圖謀」。

美國會議員在臺期間(26日離臺),解放軍機陸續數架次進入我西南空域。但是,到了28日,解放軍27架軍機飛入臺灣西南防空識別區,首度出動最新的運油20加油機,連同5架轟6轟炸機、2架殲16、4架殲10,配合運9電戰機和空警500,以完整的攻擊編隊繞行臺灣東南空域。對於運油20空中加油機在編隊之列,國防部長邱國正也表示,「可增戰機航程,使我空防壓力大增。」

同在28日,立陶宛、愛沙尼亞及拉脫維亞三國10位國會議員抵達臺灣,參與12月2日至3日在臺北舉行的「2021年開放國會論壇」,並會見蔡英文總統及拜會政府單位。

由於日前立陶宛同意設立「臺灣代表處」,致使中共降低雙邊關係到代辦處的事件,此時其他兩國國會友臺小組議員聯袂訪臺,產生是否「骨牌效應開始發酵」的聯想。

到了29日,美國海軍一架P-8A海神式海上巡邏機,從日本的美軍基地起飛,繞過臺灣南部,自南向北穿越臺灣海峽,路徑完全就是「畫海峽中線」。對於這架P-8A巡邏機穿越臺灣海峽,一說是在反制解放軍軍機擾臺,另一說是針對當天一架中共核子動力潛艦浮航通過臺灣海峽。兩者皆顯現中美軍事在兩岸的直接針對狀態。

這又是一次針對臺灣的代理夾擊,尤其在香港議題轉趨緩和之後,美國與國際社會對於臺灣的支持輿論突然如海嘯般高漲;美國政府與議員們對於臺灣的支持,政策上設限日漸鬆動。

自拜登政府上臺,開始將臺灣安全議題國際化、支持立陶宛設立臺灣代表處、邀請臺灣參與民主峰會等,顯示美國在以臺灣民主與安全議題劍指北京,並測試北京對於兩岸關係與一箇中國原則的底線。

蔡英文政府的配合也相當積極,舉辦國際會議、邀請訪問及媒體訴求。例如此次各國國會議員的邀請、立陶宛與東歐參訪行程,以及波羅的海三國議員參與的論壇會議,形塑國際支持臺灣民主的輿論宣傳戰場域。

另一方面,解放軍軍機不斷地進入臺灣空域周圍的動作,層級與強度每次提升,我方稱之爲「灰色威脅戰略」,但被臺灣與國際媒體視爲恫嚇手段,其效果有限且在遞減,北京應該也有所理解。

但是,下一次代理夾擊的升級版會是如何呢?解放軍軍機架次再增加?還是如《環球時報》26日社論所言的國際航空禁飛區呢?這是另一種恫嚇吧!

(作者爲前國安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