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不是先進國家! 《富比士》點出5大痛因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富比士》(Forbes)雜誌網站近日刊登一篇由Ralph Jennings撰寫的評論,以《5個跡象顯示臺灣爲新興國家,而非先進國家》(Five Signs Taiwan Is Emerging,Not Developed)爲標題,內容點出臺灣不能稱爲已開發國家的原因,包含違章建築太多、綠地太少、太過依循民意執法、生活品質差與陌生人之間關係緊張,引起廣泛討論。

作者指出,由於臺灣股市在過去幾年沒有顯著成長,GDP還紛紛下降,使得大摩指數(MSCI)將臺灣留在新興市場指數,而非已開發市場指數。雖然臺灣人年平均所得爲22704美元(約72萬臺幣),但以市場成熟度標準的MSCI指數,仍將臺股分類在新興市場指數中。不過,大摩指數對臺灣的評論也被延伸到較廣泛的層面,畢竟市場指數只是判斷國家發展程度其中一項指標。

篇文章一出引發臺灣人兩極意見,有人認爲以綠色空間來衡量很不公平,「這樣臺灣根本永遠不可能成爲已開發國家,地狹人稠這個先天調件是非常難被改變的。」也有人認爲如果把「治安」加在評斷標準中結果就會不一樣,認爲以西方觀點強加在地處亞洲的臺灣身上,並不公平。

但也有人認同這篇文章的看法,認爲「普遍的臺灣人爲戰而戰、容易被帶風向、缺乏自我思考、愛踢皮球、容易惱怒,最重要的是常常覺得事不關己等事情延燒到自己利益才發覺,最好的例子就是政治。」更有人無奈表示「違建、違停、違招(招牌) 是破壞市容公共安全最嚴重的惡習;機車氾濫是國民生活品質低落、工作薪資和公共建設不足的無奈。」

作者從臺灣人民的生活面提出5個痛因,說明爲何臺灣仍無法擠進先進國家名列中。

一、建築

臺灣有太多屋齡高,設備老舊的住宅。甚至在首都-臺北就多達7千多戶的違建,有些老舊房屋住戶必須共用陽臺與其他設備;由於沒有統一管理,很少有屋主願意花錢維護房屋設備,就任由外牆出現破損和侵蝕痕跡,部分建築甚至相當危險,而許多希望看到不同文化及景象觀光客,對此感到相當驚訝。

二、綠色空間

作者認爲,都市地區需要樹木降低空氣污染,讓市民可以呼吸到新鮮空氣、平衡都市的氣溫。不過,臺灣大部分都市地區的行道樹太密集,即使在空間足夠的地方,議員民代也會指責政府種植不當,在臺風時,這些樹容易傾倒,造成事故

研究臺灣環境問題作家Steven Crook認爲,臺灣雖然對於颱風束手無策,但政府可以試着教育民衆重視樹木對於增加蔽蔭、減少能源消費、增進空氣品質、提升生態多樣性,以及舒緩水患等等價值。

三、依民意執法

執法單位經常依循民意和輿論而行,如警察等執法人員經常等待投訴才進行取締,除此之外,經常憑道德評論斷對錯,而非依循法律。作者也指出,白領階級嫌犯,如去年的黑心食用油事件,之所以會被輕判,是因爲這些企業對國家經濟,與國家決策者來說有貢獻。

四、生活品質

臺灣噪音嚴重到會影響睡眠品質,住宅區也面臨工廠廢氣、地下瓦斯管線、工廠排放廢棄物等問題,許多問題都來自於臺灣最大的幾間企業,民衆對於孳生蚊蟲積水、夜間裝潢噪音等問題,也很少人會提出正式的申訴;例如,2014年瓦斯外泄更引發了高雄氣爆,造成了32人死亡,這些問題皆出於大型工廠或製造商

詹寧斯認爲,臺灣人對生活品質的忽視,可能是因爲「許多走過臺灣貧窮年代的人,仍覺得桌上有食物已經非常滿足了。」

五、陌生人之間的關係

另外,臺灣人基於資源缺乏的恐懼感,使得發展中國家的人們維持緊張和競爭關係,例如臺北的通勤者通常不會禮讓他人;唸書時,大學生必須用書包占位,確保自己吃完午餐後,位置不會被他人搶去,或排隊結帳時,後面的人突然插隊

掌握即時訊息免費下載新聞雲APP iOS:https://goo.gl/qXZojaAndroid:https://goo.gl/MRNy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