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出養澳洲童視訊「回孃家」:我還記得中文名和寄養媽媽

屏東家扶寄養媽媽柯玉放(中)與女兒,與已出養到澳洲的寄養童阿寶視訊,過程令人感動溫馨。圖/屏東家扶中心提供

透過視訊,思念頓時涌上,屏東家扶中心寄養媽媽柯玉放眼睛溼潤盯螢幕說;「阿寶(化名)你吃飽了沒」,出養到澳洲墨爾本10歲阿寶迴應「我不太會說中文了,但我記得我的中文名,還有你是寄養媽媽、寄養姐姐,我想念你們」雙方距離7281公里,但寄養媽媽柯玉放與已出養的寄養童阿寶的心是零距離。

阿寶如今10歲,他的生母是菲律賓籍,生下阿寶後交給友人照顧即不見蹤影,當時由屏縣府寄養安置在屏東家扶寄養家庭許增鋁、柯玉放的家,阿寶在寄養家庭生活5年,當時的阿寶處於無國籍、無戶籍狀態,爲了阿寶受教權、健康照顧等多項社會權益,與屏東縣政府、屏東家扶一同努力多年,只爲了讓阿寶擁有與一般兒少同等的權利。

阿寶最愛坐上寄養爸爸許增鋁的單車,一起去看火車,兩人會一邉騎車一邊唱着臺語童謠。五年前,阿寶出養到澳洲後,兩年前提出想要跟寄養家庭視訊,但當時寄養爸爸許增鋁因病去世,寄養媽媽柯玉放爲不影響阿寶出養後適應,即使想念但也表達延後視訊時間。

兩年後,阿寶已能理解寄養爸爸不在,雙方同意跨國視訊,當視訊電話一接通,柯玉放一見阿寶,即喊出「阿寶,你吃飽了沒」。阿寶抱起去年耶誕節魚缸禮物,養兩條孔雀魚秀給柯玉放看,柯玉放女兒許仲蕙說,阿寶在寄養家庭也有養孔雀魚,是寄養爸爸帶着阿寶去小河撈,持續養孔雀魚表達着阿寶對臺灣及寄養家庭的想念。

阿寶接着介紹房間內有收養父母藝術手作一棵樹,土壤區域黏貼着阿寶在寄養家庭生活照片,勞作樹木最茂盛的葉子區是阿寶現在與收養家庭生活照片,象徵阿寶已是茁壯10年孩子,臺灣的寄養家庭是孕育阿寶的一片沃土。

視訊的尾聲,阿寶對寄養媽媽說「謝謝您照顧我長大,我現在每一天都過得很快樂,未來有一天我會回臺灣找您,希望您可以繼續照顧其他小朋友,就像照顧我一樣」。

寄養媽媽柯玉放擔任寄養家庭16年照顧過13名兒少,柯玉放說,已結案五年的阿寶都還記得當時同住寄養童瑋瑋哥哥、權權弟弟,讓寄養童擁一個有愛的家是柯玉放持續擔任寄養家庭的動力。

屏東家扶社工師李建志說,寄養是愛的服務,每年幾乎有寄養兒少「回孃家」,對寄養家庭來說最好的禮物,也是愛存在的證明,邀請社會有餘力的民衆參與寄養服務。

屏東家扶寄養媽媽柯玉放(中)與女兒,與已出養到澳洲的寄養童阿寶視訊,過程令人感動溫馨。圖/屏東家扶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