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缺工又如何? 調查:年輕人沒這4大價值不會來
疫後職場生態轉變,現在新世代員工最在乎的價值有哪些?情境示意圖,與新聞當事者無關,圖片來源/Ingimage。
疫後職場生態轉變,104人力銀行調查指出,企業通知求職者面試,平均每通知5位,只有1位會成爲新員工;平均招募天數47.7天,比前一年多2.2天。許多徵才機構面臨缺工焦慮。現在新世代員工,最在乎的價值有這四種,沒有可能求也求不到,不只是薪資高低。
歷經疫情衝擊與震憾教育之後,臺灣的職場生態出現怎麼樣的變化?104人力銀行調查顯示,勞工(在職者與求職者)與僱主(企業)在工作價值上皆出現新的變化。
以勞工的工作價值認知來看,有4大發現。以企業人資的面向來看,對於招募人才也有5大新課題,成爲當前最迫切的需求。
經濟報酬外,最重視工作有保障
104人力銀行調查發現,歷經疫情震撼教育之後,在職者與求職者心境轉爲保守,這樣的態度明顯的反應在工作價值上。以類別看,員工首先重視的是經濟報酬,其次爲組織安全與安定、再來是人際價值與成長價值。
104分析,近2年可能由於景氣遲緩影響,求職者認爲工作有保障最爲重要。在組織安全與安定條件中,員工最在意的「工作有保障」,這項訴求更連續2年位居第一。
此外,受到疫情影響,人們益加重視生活層面的平衡發展,因此「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名次明顯往前移動。另一個名次也進步的則是「同事間溝通互動良好」。
104人力銀行行銷長張寶玲表示,調查也發現不同世代的工作價值。8、9年級的年輕世代,較去年更重視工作與個人生活是否有好的平衡。7年級今年較重視獎金制度的公平合理,且經濟價值項目也較別的世代來得更爲在乎。4、5年級較爲重視自己是否具備工作所需技能。
張寶玲表示,8、9年級的年輕世代,較去年更重視工作與個人生活是否有好的平衡。104提供
企業招募時間拉長、成功率降低
近年缺工海嘯浪潮不斷涌現,企業招募人才不僅困難度增加,招募時間拉長、成功率甚至只剩下2成。如何從求職者與在職者的需求想法中,找到讓留才的關鍵成爲人資的課題。
104調查顯示,企業通知求職者面試,平均每通知5位,只有1位會成爲新員工;平均招募天數47.7天,比前一年多2.2天。企業的薪資福利缺乏競爭力、企業知名度低是主因。
在職場條件環境上,過去3年因疫情企業推動 人資作業數位化,包括人員招募採AI/視訊面談、員工培訓採線上/遠端與OMO(online merge offline)學習的比例逐年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間曾提供完全遠距或混合辦公的企業,今年已有超過半數不再提供,多數希望員工迴歸既有的工作場域。
1. 徵才趨勢與難題應對:企業招募仍以線上徵才爲主,2023 年透過校園經營延攬人才的意願增加。
2. 人才培育趨勢與難題應對:線上/遠端學習、OMO學習逐漸成爲企業規劃與培育資源的主力。但,員工參與培育課程意願低,且無足夠育才經費影響企業推動內部人才培訓。
3. 人資作業E化趨勢與效益:人資作業接軌 E 化逐漸成熟。
4. 視訊面談與WFH機制:AI/線上視訊面談一條龍線上招募服務蔚爲趨勢。解封后企業WFH意願大幅減少。
5. 熟齡族羣(中高齡/高齡)議題受到重視:有近六成企業知道僱用熟齡族可申請僱用獎勵措施,更有四成三企業會因獎助措施增加僱用意願。
對此業徵才難、留才亦難的狀況,104人力銀行人力資源處協理江錦樺建議,參考外部薪資情報或透過企業人才診斷,掌握薪資趨勢以建立企業搶才優勢。運用評論平臺增加企業的曝光度。
此外,根據調查數據,有教育訓練企業面試到談率69.6%、新人報到率73.1%,均較未提供企業面試到談率66%、新人報到率70.7%高,建議建立教育訓練機制幫助新人快速適應環境,對吸引人才有加分效果。
(本文出自2023.11.17《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