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有實力卻難出頭天? 赴美工程師揭2關鍵:一人成不了事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北市觀光傳播局提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臺灣教育總是被人詬病過於填鴨父母也總是站在前面主導,使得孩子缺乏跟陌生環境溝通,及適切表達自我想法的能力。在矽谷工作工程師就點出其中的問題,強調「溝通與社交能力比天分還重要。」

據《風傳媒》報導,從小在臺灣長大陳昭穎,沒有任何外國學歷,卻在因緣際會下,闖入矽谷的新創公司擔任工程師。在一場聚會中,和當地小學老師的一段對話讓他驚覺,臺灣孩子最該面對的根本問題;同時,也終於明白爲何許多臺灣人出國工作或留學,實力明明不差,卻難以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他們在學校學什麼?」陳昭穎太太好奇問道,而那位帶小一生的老師不假思索地回,「溝通與社交啊」,並強調兩者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事。

陳昭穎表示,北美中產階級的父母,無時無刻在教育孩子如何跟社會相處、和大人對話,及適切地表達自我需求與想法,「難怪在火車飛機酒吧裡,會看到他們一派輕鬆的跟陌生人搭訕聊天,到了全是陌生人的場合,也能很快找到自己需要的資源。」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視覺中國CFP)

反觀臺灣教育,從小到大多數決定都是掌握在父母手中,在面對這世界時,爸媽習慣站在前方開路、主導,所以許多人疏於訓練,也從未建立和陌生環境溝通的能力,所以出社會後,一切都得重新訓練。

陳昭穎認爲,少了「溝通」能力,就不會有「團隊」,行銷管理與溝通有很大關係,其中最難的部分莫過於精準表達出自己想傳遞的訊息;然而,一個人是沒辦法成事的,「你需要運用絕佳溝通技巧,去傳達你所擘畫的願景,然後使出渾身人際技巧,讓大家跟隨你的步伐往前衝刺,沒有溝通與社交這兩項能力,根本不會有團隊可言。」

他最後感嘆,臺灣人才硬功夫沒話講,但可惜的是,本土家庭與學校的教育,卻很少強調這兩個能力的重要性,更別說跨文化合作運作了。

另外,一位成大教授就曾指出,一年一年下來,他明顯意識到,學生表達能力越來越低,「我不只需要重複我的提問,學生還會同言反覆,用鬼打牆的答案,蹩腳地迴應我。而他們表現出來的樣子,遠遠低於其真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