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在大陸》十一與雙十 我們爲什麼放假?

國慶焰火明晚將在港都登場,除了親臨現場,也可以透過轉播欣賞。(高市府提供)

最近大陸剛過完7天的十一連假,接着就換臺灣準備過爲期3天的雙十連假。還記得筆者在臺灣讀小學時,每到十月就期待着雙十到來,因爲這往往是我們繼中秋之後,第一個碰上的節假日;就讀國中時,開始涉獵中國史地和大陸文化,才發現對岸過的是十一連假,那時並沒有太多聯想,只覺得有點羨慕對岸五一一放就是一週、十一再放又是一週的例定假日還是挺爽的。

直到現在來到大陸學習,才深刻體悟到爲什麼大陸的三大假期總是這麼長。不外乎是地大人多的原因,許多家住比較內陸、北方,但到偏沿海、南方打工賺錢的父母們,每年能夠回家的時間不多,因爲光是在大衆運輸的通勤就可以花去1-2天的時間,遇上人多的返鄉潮,更是一票難求的狀況,如果假期的時間不夠長,估計一堆人都回不了家。

相反,臺灣就沒有這樣的問題,自上世紀開始,出口導向型的工業化發展路線,就註定臺灣需要有大量的水路和空運系統,目前臺灣主要運營的機場有20餘座,加上其他備用、在修和停用的部分,臺灣已經擁有40餘座機場。這與內陸各省份相比,臺灣已是中國最多機場分佈的地方,所以筆者也覺得生在臺灣還算滿幸福的,即便家住外島的百姓,也不會有坐不上飛機、搭不了船的問題。

但有個問題是身爲臺灣人且正放着雙十連假的我們不得不去重視的,我們是真正瞭解雙十的意義,還是隻過着日曆上見紅就放的生活?於是筆者決定寫一篇關於雙十和十一、國民黨和共產黨的文章,並以筆者的認知作爲出發點,希望可以爲兩岸帶來更多的思考和交流。

清末,中國的國力衰敗、動盪不安,外患伺機而起,在這樣的背景下,爲保國家繼續昌盛,整個中國上下的人們都在尋求一個救國之道,其中以愛國知識分子如:康有爲和梁啓超等人爲首的變法革新,以力保中國不倒的聲勢最爲浩大。但直至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的敗北,孫中山先生和黃興等人意識到這樣的變法依舊不夠,還需靠更激烈的手段——革命,才能挽救中國。他們覺得需要藉由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的結合與帶領,纔有力量去對抗當時的清朝政府,於是他們建立了興中會,是寄予振興中華的厚望,也是中國國民黨的前身,成員們積極鼓吹三民主義並拉攏各地民心。1905年,孫先生赴日建立同盟會,此時他們的目的轉向恢復中華和實現三民主義。

歷經多次流血革命後的第十一次革命,也就是1911年10月10日的辛亥革命,這羣有理想的革命者們終於在武昌推翻中國帝制,並在1912年的1月1日建立中華民國,百姓們也樂觀其成,覺得烏雲蓋頂的日子終於飄過,盼來重見光明的一天,也希望新的政府能有所作爲,爲百姓的好生活而奮鬥。但可惜孫先生英年早逝,執掌中國國民黨的權力落入蔣介石手上,蔣介石確實很大程度地保護了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的利益,陝西首富孔祥熙、建行行長宋子文等人的財產可謂是富可敵國,但地主剝削佃農、軍閥亂政的現象始終沒有得到好的處理,大部分百姓依舊活在赤貧線下,吃不飽、穿不暖的大有人在,底層百姓苦不堪言。

於是另一幫有志之士如:陳獨秀、李大釗、蔡元培、傅斯年、郭心鋼、魯迅、陳喬年、陳延年、毛澤東和周恩來等人也開始反思,到底現在的制度是否是最適切中國發展的?各種體制和思想百花齊放,它們在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輔仁大學等中國的一流學府不斷被試驗着、論證着,最後大家發現共產主義是改變當下中國內憂外患最快速的方法,於是在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了。它和當年的中國國民黨一樣,對於國家有着莫大的熱忱和期盼,成員們不斷鼓吹百姓自覺,鼓勵社會底層的農工們站起來對抗當時的大地主、大財團、大軍閥和上層的執政者。

眼看這樣的星火已然成了燎原之勢,蔣委員長終於坐不住了,在抗日戰爭後不久,決意夥同各路軍閥、財團對中國共產黨發起第二次內戰。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哪個政黨對我好,我就支持誰,抗日戰爭足足打了8年,而內戰只花了4年,在經歷完遼瀋、淮海和平津三大戰役後,這場中國政權代理人之爭基本上就畫下句點,中華民國國軍最後敗退至光復沒多久的臺灣。而在1949年10月1日,由毛澤東、周恩來等人帶領的中國共產黨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此開啓了兩岸分治的狀況,這也是爲什麼臺灣人過的是雙十,而大陸人過的卻是十一。

筆者認爲,國民黨和共產黨沒有絕對的好壞,政策執行也往往都有過失的時候,而政權體制誰好誰壞,大家心裡也都會有個譜,但只有堅持百姓是國家「頭家」的執政者,纔會得到人民的祝福與愛戴,這樣的政權纔會歷久不衰、穩如泰山。孫中山先生等人能夠得到天下,也是因爲他提出的三民主義能夠抓住民心,而毛澤東先生等人能夠建立新中國,也是因爲現在的大陸政府確實解決了百姓很多生活上的問題,共產黨用了一百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所以大陸的百姓纔會如此擁戴它,希望它能繼續不忘初心,也希望國民黨能夠繼續維護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以振興中華、恢復中華爲己任,讓兩岸的人民能夠過得更好。(小王子奧特曼/北大臺生)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歡迎線上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