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是我家 新二代不會「母語」但親切又熟悉

▲新二代饒曉林(左)、劉紹偉參與「家-媽媽新鄉兒女故鄉特展活動。(圖/記者楊淑媛攝)

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

家是每個人的避風港,新住民離開原鄉臺灣落地生根,而孩子們出生成長於臺灣,臺灣成爲新二代的故鄉,也成爲他們共同情感的歸屬之地。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即日起至4月28日,在桃園市新住民會館推出「家─媽媽的新鄉.兒女的故鄉」特展,歡迎大小朋友前來觀展

文化局6日指出,爲期8周的「家-媽媽的新鄉.兒女的故鄉」特展,有別以往,由越配權益促進會理事長馮玉英帶領姐妹及新二代,共同投入策展創作,除了增進親子交流,也實現在地的參與的活動精神

▲劉紹偉和媽媽回到越南鄉下,喜歡那裡的自然與悠閒。▼饒曉林說,學越南語是要用媽媽故鄉的語言,跟越南的家人說「我愛您們」。(圖/劉紹偉、饒曉林提供)

新二代饒曉林目前就讀政治大學東南亞語言與文化學士學位學程,她說,儘管從小生活在臺灣,但小時候,媽媽在「教、訓」她和哥哥時,要求兄妹倆,聽長輩說話時,必須雙手抱胸(雙手交叉放在胸前)。因爲,這在越南這是對長輩的尊重。媽媽把越南的許多生活習俗,融入家裡;而臺灣的環境並沒有讓她有學習越南語的機會

然,真正促成她主動學習越南語的動力是,這些年來,她深刻體會到媽媽越南家人對她的愛與關懷,因此她要用媽媽故鄉的語言,跟他們說「我愛您們」。目前還在國中就讀的劉紹偉說,原籍越南的媽媽很上進,來到臺灣後,不斷努力學習,目前在學校擔任母語老師,媽媽對他影響很大,目前,他雖不會講越南語,但可以聽得懂。

另外,就讀高中的林暐峰說,自己是臺、越的融合,他比其他人有更多學習多元文的優勢。對於越南語的學習,林暐峰認爲,平時常聽到媽媽用越南語和朋友交談,從情感出發,他相信,對越南語他是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