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下一個明星產業 全人照護e手包

中國時報24日舉行《遠距醫療大未來》論壇,邀集產、官、學界專家學者與會,探討臺灣遠距醫療發展現況優勢及未來機會挑戰。會前,主持人中國時報副總分核黃如萍(左三)與臺灣遠距智慧之愛公益聯盟理事長林健盛右起)、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劉宏輝雲林縣政府衛生局局長曾春美、中國時報業務部經理王儒哲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友信醫療集團行銷協理陳振洪及遠傳電信資深經理陳國正一起合影。(劉宗龍攝)

新冠疫情全球開始重視遠距醫療的重要性,但國內遠距醫療卻仍在萌芽階段。中國時報24日舉辦《遠距醫療大未來》座談會,邀請產、官、學界專家一同探討國內遠距醫療的發展現況、優勢,以及未來機會與挑戰,與會專家都認爲,遠距醫療結合臺灣醫療與ICT兩大優勢產業,將是臺灣醫療產業進軍國際的絕佳機會。

與會的學者專家包括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雲林縣衛生局長曾春美、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劉宏輝、臺灣遠距智慧之愛公益聯盟理事長林健盛、友信醫療集團協理陳振洪、遠傳電信資深經理陳國正。

服務患者 要從家裡做起

曾春美局長指出,國內長期的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試辦型計劃恐面臨無法持續性,中央應協助跨科平臺整合,建構全人社區照護,健保長照給付更彈性,讓遠距醫療儘速普及

劉宏輝副院長說,照顧病人秘訣關心病人,醫療照護的重點就是讓民衆在家裡、社區及醫院都可以有遠距服務。

林健盛理事長指出,遠距照護要從家裡做起,政府有必要推動長照4.0。

整合法規 認證帶動發展

陳國正經理表示,去年因新冠疫情影響,讓外國遠距醫療產業大爆發,美國今年更用98%的成長速度建置遠距醫療服務系統,已能服務4170萬人次;日本目前也有1萬6000家醫療院所提供遠距的診療服務,每年可應付250萬人次醫療需求。

陳振洪協理指出,國外的遠距醫療系統Teladoc在全球看診總數超過1000萬次,但在國內受限於醫療法規,讓許多醫師擔心執行時會觸法,呼籲國內應儘速將遠距醫療法規化,政府應擔任領頭羊,訂出遠距醫療人員資格認證,作業標準,才能帶動產業發展。

劉越萍司長表示,國內僅有山地離島偏鄉,以及居家檢疫、居家隔離者才能享有通訊診療的服務,我國遠距醫療修法會優先着重在國際病患,國內全面鬆綁則必須以避免醫療糾紛爲最高原則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