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冠致死率突破防線 陳建仁:陳時中期待過高

前副總統陳建仁。(圖/中時資料照)

恩恩案發生兩個多月,前副總統陳建仁今受訪表示,應該有緊急後送系統,優先處理重症孩童。

此外,他鼓勵追打第四劑疫苗,並相信疫苗普及率高,就能壓低確診數曲線,避免醫療量能超載;對於日前新冠致死率「陳時中防線」遭突破,陳建仁認爲,陳的標準過於嚴苛、期待也過高。

陳建仁今接受資深媒體人黃光芹網路節目《新聞不芹菜》專訪時指出,不論成人或兒童,要預防重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打疫苗,7月將開放施打兒童疫苗,請父母一定要帶5歲以下孩童接種。

陳建仁說,兒童重症會比成人重症棘手,因爲兩三歲的兒童不會說自己不舒服,因此父母要更密切注意孩子症狀。而一旦發現兒童不舒服,後續通報流程就變得很重要。

他認爲,除了接獲通報的人員自己要對通報者症狀有警覺,政府也應該設置緊急聯絡系統,讓收到特殊重症通報後可以馬上決定送哪家醫院,就不會在橫向聯繫、轉手上浪費時間。緊急連絡系統應該要有區域聯防的概念,掌握鄰近醫院哪些地方還可以收治兒童重症,進行統合調度。

至於副作用較低的Novavax疫苗有望於7月抵臺,讓許多長輩現在按表不打,陳建仁認爲,如果民衆已經可以施打追加劑,就先接種現有疫苗,待未來要接種第四劑時再打Novavax也可以。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在四月面對陸續增加的確診者時,仍希望採取清零;陳建仁說,1月時他便主張要與病毒共;原本專家都預判臺灣會像日本或澳洲,確診數逐日緩緩爬升,但最後卻是像韓國及香港,短時間內確診數暴增。

針對日前「陳時中防線(新冠病毒致死率千分之一)」遭突破引發熱議,陳建仁解釋,陳時中訂的致死率標準其實過於嚴苛,期待過高,且並未考量感染人數曲線與死亡人數曲線會有時間落差。倘若將時間拉長觀察,和全球其他十五大國比較,臺灣COVID-19致死率是相對低的。

他說,單純看致死率往往會誤判,因並未考量人口年齡結構。以醫療先進國家日本爲例,單看死亡率僅位處中段班,但因爲高齡人口多,如果都是高齡者感染,本來就較容易死亡,再以新加坡爲例,因爲感染的多爲年輕移工,自然COVID-19的致死率就低;必須先將年齡標準化,致死率數據才更有其效度。

提到開放邊境最,他說,理想情況就是第三劑疫苗覆蓋率要達到75%,而臺灣目前20歲到54歲之間的民衆,施打狀況皆非常良好,希望18歲以下的小朋友能接種疫苗就儘量接種,未施打第一劑疫苗的長輩們,也要請其子女多多鼓勵,儘量避免重症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