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銀行家/深度解析中國大陸的金融沈痾

利率市場化金融政策與結構所衍生的資金供需失衡,促使影子銀行產生,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權變作法,讓問題愈演愈烈,如何以低風險高效益的策略思維,逐步解決影子銀行的海嘯警鈴,乃是中國大陸金融改革的重心。

【文/樑國源】

中國大陸影子銀行的概念最早出現在2007年,當時主要指銀行貸款證券化及其衍生產品的市場。但近年來,影子銀行的「版圖」快速擴增、型態愈顯複雜,一直被外界視爲恐形成金融風暴莫大隱憂。

簡言之,影子銀行泛指擁有類似銀行功能,卻又無法直接獲得中央銀行流動性和公部門信用擔保支持的金融中介機構。亦因爲影子銀行不屬於「正規」的金融體系,故獨立於傳統銀行體系監管之外,且具有借短貸長的期限錯配、高槓杆性、操作風險大等特徵,使它潛藏系統性金融風險不容小覷,也讓中國大陸政府爲因應國內可能引爆的信貸膨脹問題,管制商業銀行的程度,比起歐、美等已開發國家更爲嚴格。

例如當國際間大多仍籠罩在一片寬鬆氛圍時,中國大陸自2010年起,貨幣政策便由金融海嘯期間的擴張型轉爲穩健型政策、監管單位透過窗口指導規範國營銀行放款額度,使銀行可貸資金受到限制,再加上銀行存款準備金率處於高檔,導致銀行體系資金配置效率下降,經營成本因而上升。

在此情況下,市場資金需求逐漸無法從傳統銀行體系獲得滿足,從而轉向直接發債或影子銀行體系的管道。中國大陸將這個過程稱爲「金融脫媒」,即爲資金融通去中介化(包括存款和貸款的去中介化)。同時,爲了在高度管制下尋求更高的收益,銀行業將貸款包裝成理財商品、或透過銀信合作等受監管較弱的管道流向資金需求者,皆助長影子銀行的規模擴展。

影子銀行的規模擴增迅速

廣義而言,目前中國大陸影子銀行以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銀行理財商品及民間高利貸等3種主要型態存在。「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是指在企業發債的直接金融方式外,尚包含委託貸款、信託貸款等非透過銀行體系的貸款方式;「銀行理財商品」泛指銀行買入企業債券等中長期債券後,再以較短的年期將證券分拆,賣給零售投資者;「民間高利貸」則代表民間的金融體系

進一步分析這3種影子銀行的型態,更可得知其擴張幅度之快。就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而言,在2006年以前,社會融資總量中有將近8成資金系由銀行中介體系新增人民幣貸款所創造。然而,2013年1~11月銀行新增人民幣貸款佔社會融資總量卻因影子銀行的蓬勃發展而降至55.59%。

會出現此一現象,便是自2010年起,在金融管制的政策因素、資金壟斷及利率非市場化環境下,銀行傾向將這些貸款投放至信用風險較低的大型國營企業,促使資金需求孔急的中小企業無法從銀行體系取得所需資金,因此轉至影子銀行體系求援,形成金融雙軌制

●樑國源現職: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教授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兩岸企業家峰會特聘專家

經歷:清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系主任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美國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經濟學系訪問學者

精彩全文,詳見《臺灣銀行家2014年1月號》。※ 本文由財團法人臺灣金融研訓院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