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銀行家/「臺灣公司」將重獲投資人青睞?

臺灣銀行家雜誌5月號封面。(圖/金融研訓院提供)

撰文樑國

或許是近年臺灣景氣低迷的時日過久, 讓各界對經濟數據免疫。無論是2015年第2季傳出全年經濟(GDP)成長率穩定保3的喜訊,抑或是第3季起逆轉向下,落得保1無望時,臺灣都瀰漫着一種飽含失望的「無感狀態」。就連今年年初主計總處坦言在基期偏低下,2016年GDP「推估」只有1.47%時,社會氛圍亦在數據公佈後數日的媒體報導熱潮過後,再度歸於平淡。

爲何會出現如此「波瀾不興」的異象?說來着實話長,單就最爲人熟知的出口一項,就可以講上數個日夜,還道不盡、說不完。如果暫時把包括國內外因素的多重經濟循環性及結構性問題藍綠惡鬥之害的論述放下,簡單地問一句,假設臺灣是家上市公司,你會想買它的股票嗎?

投資連15年停滯,未來能見度不足

相信大多數投資人會搖頭,畢竟臺灣近年的經濟數據及社會現況,着實看不到足以讓人雀躍期待的地方。什麼?這種看法太過直覺,不夠理性與科學,那麼就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託賓(J. Tobin)於1969年提出的「託賓Q比率」來看看臺灣吧!

所謂的「託賓Q比率」,就是指公司市值對其資產重置成本的比率。若用金融市場慣用的語言解釋,它的分子就是公司值多少錢分母則是指要用多少錢才能買下公司所有的資產,亦即複製一家公司時所需的花費。而當託賓Q比率大於1時,投資會增加;小於1時,投資便會減少。

當然,評估一家公司是否有前景,除了看它當下的獲利多少之外,還會看其資本支出計劃如何。

假若一家公司有不錯的獲利,亦有相對積極的資本支出計劃,市場往往會給予較高的評價,因爲投資計劃讓外界看到企業願景及未來性,股價就會應聲上漲。反之,如果一家企業空有不錯的獲利,資本支出計劃卻過於保守,則代表企業缺乏未來性,股價自然就漲不動。

然而,臺灣民間投資已連續15年處在停滯狀態,固定資本形成年增率從1990∼2000年的平均8.21%,一路驟降至2001∼2010年的1.20%、2011∼2015年的0.96%,亦即「臺灣公司」已逾10多年不投資,顯示未來能見度嚴重不足。

養出強大競爭對手,恐靠割喉戰維生

其次,「臺灣公司」不慎將盟友養成敵手,使經營條件轉爲嚴峻,也令「買盤」觀望再三。1990年代至今,臺灣電子業廠商大多認爲只要不斷做出高性價比產品,自然就能生存。

畢竟,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全球電子產業處於擴張期,爲了將各種新穎的電子產品快速普及化,廠商無不拉長供應鏈,以提高生產效率與速度。此時,擅於提供高性價比產品或零組件的臺灣廠商,就成了當紅炸子雞

問題是當各種電子產品普及率大幅提高後,產業競爭愈形激烈、市場更爲詭譎,只靠性價比一招的廠商,競爭力就愈來愈弱。

同時, 隨着全球化及跨國專業分工盛行,偏好成本管控的臺灣廠商遂將生產基地移往土地及勞動成本較低的中國大陸東協地區。但塔西(G. Tas s e y)的研究指出,先進製造業(advancedmanufacturing)廠商將生產自本國移往海外時,短期雖有助成本降低,卻因研發與生產往往必須在同一地點纔有效率,使下一世代的生產技術多在外包地發展,上下游供應鏈與相關投資也多會跟着移往外包地,使本國產業空洞化。而長年以來,臺灣廠商臺灣接單、海外生產模式的後遺症,即是如此。

當中國大陸、東協等低成本的生產基地崛起後,臺灣出口轉爲偏重中間財。2000∼2015年臺灣中間財佔總出口比由61%提高到75%,消費財則從12%下滑到9%。中間財的出口重心也從「美國+東協」,轉爲「中國大陸+東協」。

此一轉變,原本有利於臺商藉由與其建立龐大互補關係,進行全球佈局。沒想到,中國大陸產業價值鏈快速擴展,使臺灣廠商在中間財出口上,漸失主導地位,導致臺商愈是強化中間財的角色,就愈難逃離被壓縮的命運。

低薪人才問題大,軍心煥散難御強敵

更麻煩的是,「臺灣公司」內部信心及人員養成舞臺不足,難以好好整軍應戰。由於臺灣已逐漸脫離人口紅利期,使勞工要素投入不再對刺激經濟有所助益,加上產業發展政策缺乏明確方向及海外磁吸效應下,投資不斷外流使新創就業機會大爲減少,且企業長期低投資及控制成本求生存的結果,一方面讓低薪成爲普遍的現象,壓迫與掙扎成爲多數民衆的共同經驗,進而日漸消磨掉大多數人的進取心任由周而復始的自我實現悲觀預期坐大。

另一方面則面臨人才流失的窘況。從WEF的2016年《世界競爭力報告》可知,臺灣整體競爭力雖位居15名,但留住及吸引人才的能力分別落在39名、56名,遠差於韓國的25名、35名,以及中國大陸的30名、27名。

在長期缺乏合格與技術勞工的情況下,企業投資意願自然降低,造成相關工作機會更加萎縮,又再加速人才外流,形成惡性循環。

樑國源現職: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教授、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經歷: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系主任、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經濟系訪問學者

※ 精彩全文,詳見《臺灣銀行家2016年5月號》。※ 本文由財團法人臺灣金融研訓院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