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發電+養殖 鄉村一地兩用

數九寒冬,在山東省日照市莒縣碁山鎮的山東三興禽業有限公司光伏(太陽能)電站,一排排深藍色的光伏板整齊鋪設在蛋雞養殖棚頂,在冬日陽光的照射下產生綠色電能。光伏板下,棚內成羣的蛋雞正吃着飼料,不時發出「喔喔」的叫聲。

新華社報導,「我們把21棟閒置的蛋雞養殖棚頂有效利用起來,棚上綠色發電,棚下生態養殖,既不影響蛋雞生長,又能額外發電增收,實現光伏發電與畜禽養殖一舉兩得。」山東三興禽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楚萬強說。

「三興光伏電站一期裝機規模5500千瓦,年均發電量800萬千瓦時,採用全額上網的消納方式,每年能產生人民幣300多萬元的光伏收益。」國網日照供電公司碁山供電所所長錢玉鑫說。

在「雙碳」戰略指引下,大陸可再生能源實現突破式發展,其中尤以光伏發電增長迅猛,在有力助推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同時,助力增收富民鄉村振興。近年來,山東大力發展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積極利用設施農業、養殖棚頂等棚頂資源,實現「光伏+種植」「光伏+養殖」新模式,「一地兩用」爲鄉村振興增添新活力。

在平度市舊店鎮農光互補示範養殖基地,標準豬舍映入眼簾,裡面養着1000多頭生豬,豬舍棚頂鋪設一塊塊光伏板。「養殖基地屋頂面積4000多平方公尺,年均光照時間超過1500小時,光伏電站每年爲村集體增收人民幣17萬元。」舊店鎮東司家村黨支部書記吳建軍說。

近年來,平度市創新「上光下養」模式,大力發展立體經濟,促進新能源發展與生態養殖有機融合。

山東省太陽能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張曉斌說,「光伏+養殖」既實現了土地綜合利用,輸出了清潔能源,又拓寬了產業增收渠道。據山東省能源局介紹,截至今年9月底,山東光伏、風電等新能源裝機規模達到8414萬千瓦,居大陸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