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藝大書畫系畢展「破繭殘墨」今登場 28位年輕藝術家各展長才

臺藝書畫藝術系畢展「破繭殘墨」今起登場。(圖/臺藝大書畫系提供)

記者許敏溶臺北報導

又到了鳳凰花開畢業季節,孕育無數臺灣藝術家們搖籃的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進修學士班畢業展「破繭殘墨」,也從今(7日)起到22日在國父紀念館展出,作品囊括水墨書法篆刻專業領域創作,集結28位藝術創作者、共61件作品,作品展現年輕藝術家各自特色,以及其多重生活樣態

▲臺藝大書畫藝術系畢展「破繭殘墨」今起登場。(圖/臺藝大書畫系提供)

臺藝大爲臺灣藝術家的搖籃,而臺藝大書畫藝術學系進修學士班畢業展,也從今天起到5月22日,在臺北國父紀念館三樓德明藝廊展出,這次展覽以「破繭殘墨」爲主題,「破繭」意味着昆蟲羽化挑戰劃破繭蛹,以最美的進化姿態躍出新世界,象徵參與畢展學生迎接蛻變後的全新自我,「殘墨」則是進行創作過程時的需集結所有的墨痕代表一種自我提醒,須時刻仰望一路走來的初心

▲臺藝大書畫藝術系畢展「破繭殘墨」今起登場。(圖/臺藝大書畫系提供)

臺藝大書畫系表示,「破繭殘墨」展覽共集結28位藝術創作者,期待以結合自身的成長經驗與多元價值觀進行創作,帶領觀者進入他們內心最深處的書畫藝術境界,學生作品各有特色。

例如花繹勳選擇創作符合時事作品「三級警戒」,花繹勳說,這幅水墨畫作恰好是去年五月臺灣疫情正趨於嚴重時進行的創作,畫面中呈現出多個角色皆爲當時因疫情被困在家但總是很想出門的自己。

▲臺藝大書畫系花繹勳創作符合時事作品「三級警戒」。(圖/臺藝大書畫系提供)

此外,性格內斂的彭自安,創作領域多半圍繞在素描水彩油畫爲主,大學爲求突破自我而進入書畫藝術系,擅長畫風嶺南畫派風格爲主,展出兩件作品「孤獨」、「歡樂童年」皆以最愛的大象作爲主體,在作品氛圍的呈現上則有一種強烈對照感,而另一組描繪大自然的水墨作品「溼寒系列」,則是試圖描繪出冷鬱的冬日意境

▲臺藝大書畫系彭自安作品「孤獨」。(圖/臺藝大書畫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