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疫苗取得 學者:陷疫情新冷戰泥淖

文化大學昨舉辦「第6屆亞洲未來會議會前國際學術研討會」,中研院院士吳玉山以「當防疫碰到政治:亞洲將何去何從?」發表專題演講。(李侑珊翻攝)

臺灣取得疫苗狀況

疫情催化全球走向新冷戰時代,中研院院士吳玉山認爲,疫苗來源可看一個國家戰略位置,如今各國選擇疫苗壁壘分明,購買歐美或中俄疫苗,乃依照各國本身外交關係評估。而臺灣自2018年開始高度親美,進口疫苗全來自於美日,完全拒絕大陸贈送,可見臺灣已是完全向美國一面倒。

文化大學昨日舉辦「第6屆亞洲未來會議會前國際學術研討會」,吳玉山以「當防疫碰到政治:亞洲將何去何從?」爲題演講時提到,疫情不只讓美中角力趨向白熱化,全球更加速進入新冷戰局面。

「疫苗訂購數量與國際政治連結,接種疫苗與國內政治息息相關」,吳玉山表示,放眼國際,握有疫苗權力者除了歐美地區國家,另外就是俄羅斯與中國,三大陣營壁壘分明,彼此絕不會使用對方的疫苗。

吳玉山說,這些大國各有其政治考量,因此利用疫苗鞏固外交,最好的例子則是中美近來紛紛捐贈大量疫苗給越南,拉攏並經營關係。

至於臺灣,吳玉山則說,以整體東亞國家來看,臺灣目前施打第2劑疫苗人口少之又少,絕大多數都是第1劑,而蔡政府執政後,特別在2018年中美角力戰當中呈現高度親美,「站在美國這邊,臺灣向美國一面倒」,民進黨政府以此作爲當前疫苗戰略。

吳玉山提到,臺灣如今由官方購買或捐贈的疫苗,大多都來自美日兩國,甚至本土自行研發的高端與聯亞疫苗,病毒株也都是由美國國衛院提供,此前大陸曾一度拋出送疫苗給臺灣,卻被完全拒絕。

吳玉山說,臺灣也是憑藉自身的國際關係來取得疫苗,「依賴在自己的圈子裡」,而疫苗的取得方式呈現此時臺灣戰略位置,同樣身陷疫情政治掛帥的新冷戰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