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傳承藝術結晶 文化部表揚13位國寶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舉辦「110年重要傳統藝術暨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授證典禮,場面熱鬧。(林欣儀攝)

爲表達對傳統工藝與表演藝術的重視,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5日舉辦「110年重要傳統藝術暨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授證典禮,由部長李永得頒授認定證書給13名保存者、1個保存團體。李永得表揚這些人間國寶對臺灣的貢獻,是最寶貴的文化資產。

授證活動在亂彈戲保存者王慶芳與彭繡靜的演出中揭幕,兩人以亂彈劇目「補缸」演出、搭配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伴奏,讓現場洋溢濃濃藝術氛圍。

今年獲頒認定證書者有「恆春民謠」陳英、「亂彈戲」王慶芳、彭繡靜、「阿美族馬蘭Macacadaay」杵音文化藝術團,另重要傳統工藝部分有「噶瑪蘭族ni tenunan tu benina香蕉絲織布」嚴玉英、「排灣族Kinavatjesan傳統刺繡」陳利友妹、「排灣族tjemenun傳統織布」許春美等。

獲頒重要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的王錫坤,原本學的是企管,後來因家中事業無人接管,30多歲開始跟着父親學制鼓,從鼓桶的選材、加工到鼓膜的選料、燙皮與乾燥等製程,他花費許多時間掌握竅門,擅長木工、皮藝、音律調校等綜合技能。

李永得表示,除了有形的歷史建物,文化資產中還包括無形資產,其中又可分爲傳統表演藝術、傳統工藝、文化資產保存技術等,這些都是這塊土地千錘百煉出來的專業技術,是人類的智慧結晶。

李永得強調,這次獲頒認證者都在各自的領域中默默耕耘,爲臺灣文化傳承有很大貢獻;爲達到文化保存目的,文化部給予傳習技藝的藝師們每月5萬元,來學習的藝生則可獲生活補貼1萬5000元,希望文化資產得以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