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大陸20年 盧麗安:從沒覺得自己能夠如此接近祖國

上海復旦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盧麗安。(圖/翻攝自澎派新聞,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原臺籍的中共十九大代表盧麗安近日接受陸媒專訪時表示,「今天發生的事情,早在20年前決定來大陸時就預料到了。」在臺灣「去中國化」的影響下,很多島內鄉親對大陸的情感只能被壓抑,沒辦法得到抒發,但如今,她很欣慰,自己的出現能夠爲兩岸同胞,尤其是給青年們來帶來某種可行的啓發。

據《澎湃新聞》報導,盧麗安表示,從十九大結束回到上海後她接到很多電話信件電子郵件,大多是表達對十九大報告的認可以及對她本人的支持,這些人中,有海外臺胞,也有臺灣鄉親。他們告訴盧麗安,正是因爲她的出現,讓更多人受到鼓勵,也可以自信地說,「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

盧麗安說,她很欣慰自己的出現能夠爲兩岸同胞,尤其是給青年們來帶來某種可行的啓發,但支持的另一面,也有謾罵、詆譭以及一些超出她能力的訴求,包含她和兒子的臺灣戶籍在10月下旬被臺灣當局撤銷。

談到當初爲何決定定居大陸,盧麗安表示,1990年代中期,自己的丈夫英國愛丁堡大學完成博士學位,進入臺灣成功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當時的臺灣,「綠化跡象嚴重,形勢愈發複雜,反觀大陸,改革開放初見成果香港迴歸在即,整個社會呈現出蒸蒸日上的面貌,便開始考慮轉換跑道。

▲盧麗安在威尼斯的留影。

盧麗安透露,去大陸發展的想法,最早是丈夫先提出的,他作爲「外省第二代」,感受到臺灣在走一條他不喜歡的道路,再加上身爲上海人的公公亦有所鼓勵,「你們在英國,不是也認識大陸的留學生,覺得他們怎麼樣?」盧麗安想了想,「好像也不是什麼猛虎野獸」,決定邁出第一步。

盧麗安表示,學校分給夫妻倆一套公租房,純毛坯的,靠一個借來的煤油爐,再加一口新買的鍋,兩人白天上課、晚上收拾屋子,撐了兩個星期,生活纔算步入正軌。在復旦大學前幾年,盧麗安對自己的定位是「救火隊員」,除了英語精讀課教學,其他課程,派不出人手的、開不出來的,都安排她去上。

收入也一度難以啓齒,剛開始,盧麗安每月工資只有600元,打個電話回臺灣都要心疼錢,和同期在島內高校任教老師相比,收入更是相差十倍有餘,不過,盧麗安覺得,這些都不算什麼。

在大陸定居20年,盧麗安從一名普通大學老師,變成中共十九大代表,「從來沒有覺得自己能夠如此接近祖國。」她也表示,臺灣早年的戰爭創傷加上多年來的「去中國化」教育,使得一些人對大陸持有偏見,特別是近20年,兩岸經濟實力對比發生變化,曾經高高在上的「亞洲四小龍」卡在原地踏步的困境中,大陸這邊卻在不斷崛起,對於兩岸關係,島內很多人不知該如何定位,談起未來走向,他們更不知如何面對,心裡難免有隱隱約約的焦慮。

盧麗安說,她像愛爸爸媽媽一樣,深愛着臺灣和大陸,她也在身體力行,希望有更多臺灣鄉親放下成見,來認識大陸的制度與前景,參與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自己和丈夫都是平凡幸運的大學老師,不同的是,他們選擇回到祖國大陸,而非偏安東南島嶼。中國古代有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的傳說寓意鼓勵人要有理想抱負,更要有一股不畏困難俗見的執着,至於他們自己,充其量只是許許多多的愚公和精衛之一,要移的,是那沉重塞滯、不利社會發展的反智大山,要填的,是那一灣把親情鄉情阻斷的海。

盧麗安坦言,今天發生的事情,早在20年前決定來大陸時就預料到了,她也很清楚,自己是在以身試「法」(《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那麼,一個執政當局『立法』的本意是什麼?」在盧麗安心裡,這個「本意」,應該是保障民衆的發展空間,讓個體發展得到最充分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