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更智慧的動態清零模式」陸專家曝防疫底線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大公文匯網)

鳳凰網報導,大陸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3月7日在個人微博發佈長文表示,無論採取的是清零政策、動態清零政策、精準動態清零政策、逐步動態開放的政策,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將是中國的防疫底線。

張文宏強調,抗擊疫情到了新的階段,既要避免一刀切,也不能發生「規模性的疫情反彈」失控,期間衡量的主要標準是抗疫的成本效益,如何既達到抗疫的工作目標,又不要盲目一刀切,以犧牲正常生活爲代價達到所謂的清零目的。

此外,針對未來抗疫,疫苗策略的佈局將是重中之重。根據近期滬港經驗,以及國際上如新加坡和新西蘭等地的經驗,疫苗接種的意義得到了普遍的認同。這種趨勢只要維持下去,再通過很好的醫療分診體系,包括香港在內,全球在未來走出疫情是可以預計的。

★以下爲微博全文:

《嚴守新一輪疫情規模性反彈底線,探索更智慧的動態清零模式》

北京冬奧運精彩閉幕、殘奧如期舉辦,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正常召開。由於中國雖出現多地輸入病例與本土病例的增加,但抗疫形勢總體平穩。近期由於輸入性病例顯著增加,今年的前2個月,上海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243例,約佔全國同期總數的38%,約佔上海市去年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總數的80%,同時今日出現一些本土病例的反彈,臨牀救治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大多數時間就在考慮救治工作如何保持免於發生醫療擠兌的分析研究,也與大陸全國各地的專家做了當前防控模式如果出現調整可能需要採取的各種措施以及可能出現的臨牀救治挑戰。現將有些想法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一、近期非常確定的防疫工作目標

在今年兩會期間,總書記習近平在內蒙古代表團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要「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的底線」。這也充分體現了我國近期防疫的總體工作目標。輸入病例或者本土病例可能一直會有,但是我們的目標是始終將流行控制到極低水平,不引起規模性的反彈,不引起醫療資源的擠兌,這樣我們就有條件通過精準防控來儘量保證民衆正常的生活。這點應該是非常明確的總方針,無論我們採取的是清零政策、動態清零政策、精準動態清零政策、逐步動態開放的政策,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將是我們的防疫底線。

二、滬港經驗透露防控核心技術環節

近期主要是和臨牀救治團隊的專家們一起總結經驗,在高輸入病例,甚至在輸入病例與本土病例疊加的情況下如何做好救治工作,防止出現醫療資源不充分影響救治成功率的被動局面發生。

今天團隊完成了上海近6個月的2266例病例的分析,發現在所有病例中疫苗接種的比例已經達到94%左右,在疫苗高接種率的背景下,如果醫療資源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所有病例均未發展至危重症,無一例死亡。重要的是再次明確了疫苗接種與重症病例發生率的強相關性。兩針疫苗接種後,仍有一定比例會發生至需要吸氧的重症狀態,但是在加強第三針免疫接種後的病例中,重症發生率降低至0.1%,更無一例發展至危重症。

同時,我們也一直非常關心香港同胞的抗疫工作。香港防疫團隊與內地支援團隊密切合作,充分應用了各種有效的抗疫核心技術:疫苗接種,分級診療,擴大檢測。在香港第五波疫情發生以來,已有1561起死亡病例,其中94.7%爲年長者;91.3%未完成疫苗接種。在所有病例當中,完成兩劑接種的病死率爲0.04%,未接種疫苗的,病死率爲1.25%,高達前者的31倍。如果是80歲以上年長者未接種疫苗的,病死率更是高達8.6%;如果已接種兩劑疫苗,病死率爲1.57%。3月5日,香港特區政府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老年人接種率近期已有顯著提升,80歲或以上人羣接種率達51%,70至79歲逾78%,60至69歲逾88%。全人羣第二針新冠疫苗的接種率達78%。第三針的接種人數近200萬。

針對未來抗疫,疫苗策略的佈局將是重中之重。根據近期滬港經驗,以及國際上如新加坡和新西蘭等地的經驗,疫苗接種的意義得到了普遍的認同。這種趨勢只要維持下去,再通過很好的醫療分診體系,包括中國香港在內,全球在未來走出疫情是可以預計的。

三、近期大陸各地應對策略特點

近期,大陸全國多地出現成簇本土病例。全國範圍內迎來了一波境外輸入病例與本土病例疊加的嚴峻考驗。抗疫進入第二階段,這些考驗在上海1月份的兩會期間,委員與代表均進行了充分的討論,並與政府衛生主管部門進行了充分的溝通,抗疫各界力量當時已經爲後期的應對作了全面的佈局。包括:隔離用房、疫調追蹤、核酸篩查,擴大隔離區的物質保障等等,各區政府爲此也做了具體的預案。

隨着抗疫進入深水區,「動態清零」的策略得到了更清晰的貫徹。所謂「動態」的內涵展現出了更多的治理智慧和多樣性。各地根據本地的具體情況,在動態清零方面的尺度把控會有差異,這主要是取決於疫情防控的目標與成本效益比。特別是近期,在全國各地的動態清零過程中,難免會封控了一些機構,也包括醫院、學校和商場。引起了社會上的一些反響。部分民衆也產生了一些恐慌和怨言。這些都是很正常的現象。

抗擊疫情到了新的階段,既要避免一刀切,也不能發生「規模性的疫情反彈」失控,期間衡量的主要標準是抗疫的成本效益,如何既達到抗疫的工作目標,又不要盲目一刀切,以犧牲正常生活爲代價達到所謂的清零目的。疫情防控除了醫學科學之外,還有管理科學,如果把「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的底線」作爲工作的標準與尺度,那麼後續的「動態」內涵就可以發揮的更爲精準,下階段的工作應該是力求防控工作的科學性、精準性,力爭在常態化防控和疫情處置的各個環節採取最優的防控措施,做到以最小的防控成本達到最佳的防控效果。

上海這次的疫情溯源顯示,在國際疫情出現全面放鬆之際,我們的防疫工作將面臨更大的挑戰。針對上海當前的疫情,

上海的防疫部隊的兄弟姐妹們本着「事不過夜」的精神,全力在和病毒傳播在比速度。要精準防控,對民衆生活影響最小,那就要全力奔跑,嚴控病毒傳播的高風險人羣,篩查和監測次密接人羣,逐漸切斷傳播鏈。通過我們的耐心,跑贏病毒,在動態追蹤中消除病毒的蔓延。與病毒並跑的階段最爲辛苦,也會有一定監管區域病例不斷會被檢出,也可能會發現個別跑出第一個包圍圈的病例,但是不要緊,馬上啓動新的動態清除。

抗疫已經2年多,避免一刀切影響民衆生活也是防疫工作的一部分,這個階段如何做到對正常生活的影響更小同時又能遏制病毒傳播的蔓延,是對防疫部隊的考驗。在病毒全球蔓延並可能長期存在的今天,我們追求的目標是始終能夠避免病毒對民衆的生命威脅,同時也要努力維持正常的生活。

我非常欣喜地看到,這次上海在防控的最艱苦階段,防控部隊可以說是不眠不休,但是除了管控區域的生活與工作受到部分影響之外,整個城市在正常地運行。當然,如何進一步改善管控區內人員的生活環境與感受,也是下階段非常值得探索與研究的管理課題。

四、始終相信曙光在前

當前,中國在全面推廣疫苗的加強針接種,貫徹優化的疫苗接種策略,同時佈局系列抗病毒藥物的臨牀研究。中國防疫的能力在實戰中終究會不斷地得到提高與優化,同時近期中國的疫苗策略也在不斷地完善之中,中國已經進入全球三期臨牀研究的藥物也一定會取得成功。我們救治專家組所在的上海公共衛生臨牀中心的專業團隊也在牽頭全國和全球的幾項中國自主研發抗病毒藥物的臨牀研究,中國其他主要臨牀研究團隊也每日都有新的研究進展。

我們戰勝疫情的曙光已經出現,在全球疫情出現逐漸回落的今天,依靠中國的生物醫藥成果、中國社會的治理能力,一定能夠走出特立獨行的最低病死率,逐漸迴歸正常生活的創新之路。

2022年,以平常心抗疫,一年比一年好,一定是我們的抗疫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