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宮夜宴》爲什麼能火

鬢雲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2021年河南春晚《唐宮夜宴》僅2月16日單個視頻片段在社交平臺就累計觀看千萬次,相關話題數據也在持續增長。“河南春晚出圈”“河南春晚真中”等留言活躍在各大網站。

“《唐宮夜宴》是鄭州歌舞劇院排練演出的,央視元宵晚會總導演丁偉近日表示,擬邀《唐宮夜宴》參加央視元宵節晚會。”鄭州市文化旅遊廣電局黨委書記、局長李芳告訴記者

傳統文化激發華人文化共鳴

“河南春晚之所以廣受讚譽,其支撐點是黃河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出彩河南的精神風貌。”河南廣播電視負責人表示,作爲河南省的省屬主流媒體,河南廣電始終把講好“黃河故事”作爲內容生產的第一要務來抓。圍繞這一大背景,導演組爲2021年河南春晚確定了“於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在傳承基礎上不斷創新”的總基調,立足兼收幷蓄五千年文明的黃河文化進行內容創作

《唐宮夜宴》從舞蹈的編排到場景的展示,從演員的妝容到身上的服飾都充滿濃郁的文化氣息。它以黃河文化、中原精神、民族文化爲根基,以一組黃色、綠色爲主色調的唐三彩樂俑爲原點,對唐代服飾、色彩、形態以及文化之美進行了高度還原,充分彰顯了令人震撼的黃河文化之美。

更爲出彩的是,《唐宮夜宴》將《搗練圖》《簪花仕女圖》《山東徐敏行墓壁畫備騎出行圖》《千里江山圖》以及出土於河南的婦好鴞尊、蓮鶴方壺、賈湖骨笛文物融於場景,舞者猶如穿行於古畫之中,將觀衆代入大美華夏獨有的美學空間,彰顯出華夏文明天然的自信心與自豪感。

“風吹仙袂飄颻舉,猶似霓裳羽衣舞”“唐朝少女的博物館奇妙夜”等出現在評論和彈幕中,網友毫不吝惜自己的讚美之詞。更有不少人點贊其“不迎合、不媚俗、不煽情”,在堅守傳統中大膽創新,讓民族藝術、傳統文化彰顯出強大的時代活力。

比利時華商時報主編姚偉是河南鄭州人。當她看到《唐宮夜宴》時,非常震撼。她說,《唐宮夜宴》美在青春,美在真實,滿眼都是厚重的中華歷史文化,它是形式與內容、主觀與客觀的雙重美,厚重的文化,滋養並觸動了民族精神文化層面的需求與追求。

“《唐宮夜宴》激發了我一個夢想,我一定要到河南博物院去看看,盡情瀏覽厚重的黃河文化!”旅居加拿大多年的媒體人李娜說。

技術活化傳統文化資源

如果說文化自信爲《唐宮夜宴》注入了靈魂,技術賦能則讓這場河南春晚變得活靈活現,很多年輕人覺得“可以在其中get到的炫酷的視覺盛宴”。

《唐宮夜宴》是由2020年鄭州歌舞劇院在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中的參賽作品《唐俑》改編而來。河南衛視春晚總導演陳雷介紹,改編後的《唐宮夜宴》並未對本就具有韻味的舞蹈進行大的改編,只是調整了時長,加入了水墨畫、國寶、VR等特效,讓虛擬場景和舞臺結合,儘量從電視包裝的角度給這支舞的呈現效果加分。正是高科技在河南春晚舞臺的靈活運用,讓一塊地板、一個空間組成的傳統舞臺,升級成爲擁有無限可能的更爲立體的宇宙空間,打造更爲唯美、多元、多維度的視覺美術效果。

在技術傳播方面,河南衛視春晚也採取了與傳統電視類節目不同的做法。“2月10日晚,我們的電視直播是19點30分開始,而在快手上19點就開始直播。移動端比大屏端提前半小時開播,要放在以往,很少人敢這麼幹。”在河南廣播電視臺相關負責人看來,“移動端提前半小時開播”,充分體現了傳統媒體主動適應新傳播形勢的改革思路。

河南省博物院院長馬蕭林表示:“這個節目讓博物館裡的文物‘活’起來,讓樂俑、樂舞圖動起來,把文物背後的文化魅力、人文情懷和藝術神韻深入社會公衆的心中,滋養人們的精神世界。”

用藝術再現傳統文化資源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一條潤澤萬物生靈、亙古奔騰不息的文化之河

“我們認爲,厚重的歷史文化不應僅陳列在博物館裡,更應當用多元素的藝術手法加工提煉並傳揚下去。”河南廣播電視臺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拿《唐宮夜宴》來說,當看到博物館裡極具特點的樂舞俑造型後,編導開始思考如何用藝術手法讓唐代舞樂俑背後的歷史“活起來”。最終確定14名女舞蹈演員用婀娜多姿、秀逸韻致的舞姿,將大唐盛世的傳統文化形象進行呈現。

不僅如此,穿着宇航服太極的太極表演《天地之中》,國樂大師方錦龍吹響千年骨笛、與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以及電聲樂隊合作的《國樂新春暢想曲》,都以融合古今的大氣創作被網友盛讚爲“現代文化與古代文化的完美交融!”

著名評論家、文化學者,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認爲,黃河是中國文化的象徵,黃河文化是中國文化的基本根脈。中華文化的基礎就是黃河文化。中華文明探源,會上溯至夏、商、周。河南又是一個文化資源大省,是河南文化強省建設的重要基礎。《唐宮夜宴》這個節目,把傳統的文化資源,以“現代表達”的形式呈現,完成了非常好的藝術表達,給我們利用文化資源提供了良好的啓示。故宮開發的文創產品這些年掀起了一股熱潮,這說明,社會公衆對傳統文化是非常有興趣的。但這些年我們在對傳統文化資源的開發上往往要麼求高求雅,要麼惡搞媚俗,沒有找到面向大衆的良好形式。

河南省文學院簽約作家、鄭州市作協副主席八月天認爲,舞蹈《唐宮夜宴》之所以引起廣泛關注,正是人們精神訴求與中原人文精神、黃河文化之美的高度契合與共鳴。

八月天表示,黃河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有着深遠的影響。黃河文化作爲一種意識形態,滲透在社會的角角落落,滲透在炎黃子孫的血脈中,滲透在黃河流域的風土民情,也滲透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新時代講好“黃河故事”,就是發現、挖掘、謳歌黃河文化之美,呈現黃河人文精神的精髓。這也是對中國故事的拓展與補充。

想到2020年河南博物院打造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將盲盒概念與承載歷史的文物結合起來。把青銅器、通鑑等“微縮文物”埋入土中,吸引年輕人去“挖文物”,就是用好用活文化資源的例證。

面對厚重的文化資源,在現代條件下只有進行藝術表達和再現,才能取得好的傳播效果,才能走進新生代的內心。而《唐宮夜宴》是傳統文化資源在現代條件下進行藝術再現的成功嘗試。

“河南春晚秉承認真對待文化的態度,將傳統與技術,高雅與平白,莊重與俏皮結合其中。”在陳雷看來,2021河南春晚的基本原則是“華夏文明現代表達”,從古老厚重的寶貴文化中萃取我們想要表達的精華部分,以新的藝術表達方式呈現,展現一種勇立潮頭的文化自信。

(本報記者 王勝昔 崔志堅 本報見習記者 杜倩 本報通訊員 劉少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