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紹成》中歐投資協定的博奕

媒體報導中歐貿易投資協議有望在今年年底之內達成協議。(路透

中國與歐盟均稱,將於今年底簽訂「全面投資協定」。此乃繼11月中國與亞太14國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之後,大陸更進一步把多邊貿易協議擴展至歐盟國家。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間,對於中國、歐盟甚至全世界都來經貿政治方面助益。同時,從此發展亦可看出,世界三大亮點美國、歐盟與中國之間的戰略博奕。

2019年中歐貿易額度約6500億美元,已超過東協與美國,居世界之冠,中國向歐盟的貨品出口額度高達3613歐元,中方出超1630億歐元,市場潛力無限。依照協議,中方同意爲歐盟企業開放金融服務製造業和房地產等領域,歐盟則將放寬中國投資其可再生能源市場的限制作爲回報。

從另一角度觀之,由於近年來川普在「美國優先」的戰略原則指導下,破壞了與歐洲盟友關係,形成在傳統美歐關係中重大的不確定性。比如,華府強力施壓德國放棄北溪2號(Nord Stream 2)項目,並轉買價格至少高出俄羅斯輸歐天然氣50%的美國液化天然氣(LNG)不成之後,川普當局直接下令制裁參與該項目的歐洲企業。就在同月中,川普當局公開宣佈將繼續維持此前針對歐盟輸美產品的懲罰性關稅歐美之間在「不公平補貼」與「歧視性關稅」的貿易形成拉鋸甚至破局。還有,以打造歐美自貿區的「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夥伴協議」(TTIP),在3年多輪談判後未能達成共識

更進一步觀之,拜登在競選期間也承諾強化美國製造業,決定了其無法如歐盟所願執行自由貿易。因此,讓歐方決策者認爲,拜登時代的歐美經貿關係極有可能如川普時代一樣摩擦頻繁。在拜登勝選之初,歐盟自然熱切盼望美國新政府能夠改善跨大西洋夥伴關係,甚至提出了歐美之間組建技術同盟聯手製中的倡議,但並未得到拜登方面的相應回饋,導致歐盟決策層意識到,拜登好似對於改善跨大西洋關係並不積極。

由於在拜登上臺後,美歐之間關係看似無法立即改善,再加上美國新政府上臺後的人事安排與政策制定的盤整期,當然促使歐方盡力排除萬難,持續推進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儘量在年內籤成,以降低歐美的戰略風險,同時也增加了未來對美談判的籌碼

再者,依聯合國的報告顯示,因疫情影響,今年世界貿易量將收縮近15%。相對地,中國與歐盟的雙邊貿易總量逆勢增長,約2.6%,中國再次成爲歐盟第一大貿易伙伴,中歐班列開行數量逆勢上升,近來已連續3個月每月開行超過千列,中國仍然是世界經濟發展動力最足的火車頭,更成爲歐盟發展與成長的支柱

相較之下,美歐之間的齟齬更勝過中歐之間的歧見,尤其中歐之間的合作空間更加寬廣,若雙方繼續堅持互利共贏的大方向,中歐合作的前景甚佳。有鑑於此,美方已有相當反應,中方也提出一些敏感要求,比如進入歐盟核能領域,中歐協議是否還有變數,值得觀察。

作者爲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