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的石育潔,家中種植網室蔬菜,去年畢業後加入青年農民輔導計劃,逐漸對務農產生興趣。(陳夢茹攝)
第9屆桃園市青年農民輔導計劃有26名學員結業,其中14人男性、12人爲女性,女性比率佔46.15%。(陳夢茹攝)
桃園市政府爲鼓勵桃園在地青年從事農業,推出青年農民輔導計劃,9年來培育304位青農學員,近年可見女性從農比率提升。24歲的石育潔,家中種植網室蔬菜,從小看着爸爸務農的背影長大,畢業後加入青年農民輔導計劃,逐漸對務農產生興趣。
桃園青農人數近800人,推動青年從農輔導計劃發展出許多深具潛力及特色的青農,除蓬勃發展的有機蔬菜外,近年有更多青農投入開發咖啡、花卉。
市長鄭文燦表示,桃園具有小而強的農業團隊,並在有機農業發展自治條例推動下,有機認證或農產品溯源者的耕作面積不斷增加,並供應學校營養午餐有機蔬菜,讓桃園農產品朝向品牌化、高質化及溯源化發展,未來會持續協助青農辦理產品行銷計劃。
農業局觀察近3年結業青農學員,發現女性從農比率逐漸提升,2020年有35名學員結業,其中24人男性、11人爲女性,女性比率佔31.43%;2021年有38名學員結業,其中24人男性、14人爲女性,女性比率佔36.84%;2022年有26名學員結業,其中14人男性、12人爲女性,女性比率佔46.15%,的確有逐年上升的現象。
石育潔爲農三代,她表示,過去寒暑假都會在家裡菜園幫忙,家中生產的蔬菜大部分都送往臺北拍賣市場。談及參加輔導計劃的心得,她說,第1個月在教室學習農業基礎課程,讓她發現從農還需要學習水、電等簡單機械原理,還要懂行銷跟包裝才能走出自己的特色,完全不單單隻有「農」而已。
「現在都以機器代替人力,女性從農不用再這麼辛苦!」石育潔坦言,以前人力爲主的從農時代,女性走農業這條路在體力上會是一大考驗,不過現在機器已經取代人力,對女性農民來說的確輕鬆不少,參與輔導計劃後讓她覺得務農很有趣,未來也希望在這領域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