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體驗 我在柏林新機場扮演乘客

10月31日,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導致歐洲多國二度封國的時候,德國柏林的新機場柏林-勃蘭登堡機場正式投入使用。這個德國人眼中最大的“爛尾”工程之一,此前已六度推遲啓用時間,比最初的計劃晚了9年之久。爲了確保萬無一失,今年4月至10月期間,新機場組織了數十批次“試運行演練”,對各項基礎設施和運轉流程進行了詳盡測試筆者幸運地作爲志願者,以兩位身份不同、行程不同的乘客的角色在新機場模擬了乘機的全部環節

志願者扮演乘客在機場參加演練。

扮演兩名乘客

柏林市民歷來對公共議題的關心和參與程度都非常高,新機場未來又切實關係到每個人的生活和出行,因此志願者預約名額很早就報滿了,筆者只能輾轉申請加入候補名單,最後幸運取得一個來之不易的提前見識這座現代化國際機場的機會。

爲了營造出機場運行的真實感,新機場先後總共動用了17.9萬件道具行李,出具了5.4萬張模擬機票,假設了2350次航班起降,9900名志願者和2.4萬人次員工充當“演員”參與其中。

測試當天,新機場尚未開通公共交通線路,只能搭乘爲志願者提供的接駁巴士前往新機場。每個志願者都會拿到隨機分配的兩個“任務”情景,筆者的第一項任務是扮演一位叫“布魯諾”、前往杜塞爾多夫的乘客,沒有行李,已經在網上完成值機並拿到登機牌;第二項任務比較複雜,扮演一位叫“卡塔琳”、前往克羅地亞的乘客,不僅需要托運行李、現場領取登機牌,還因爲在安檢後與朋友走散,要求助服務檯進行廣播尋人

模擬流程跟實際乘機幾乎是一樣的,唯一不同的是用“巴士”代替 “飛機”,以圍繞停機坪乘巴士代表“飛行”過程途經準備就緒的能源站、倉庫、消防隊漢莎航空機羣駐地等設施。“飛機降落”後還演練了到達和入境環節,比如筆者從申根區外的“英國”歸來,就要再經過海關查驗護照

體驗遇到不少問題

測試結束後,筆者認真填寫了調查反饋問卷,特別說明了作爲外國人在參與整個試運行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筆者在演練過程中並非一切順利,比如,第一項任務中的“航班”晚點了,而第二項任務需要前往航站樓最遠處的登機口,筆者一路小跑還是錯過了“飛機”,沿途並沒有工作人員可以詢問;下“飛機”後去取行李的途中,標識不夠清晰,筆者繞了一大圈才找到出口,到達行李傳送帶時上面已經空空如也,這就意味着筆者丟了“托運行李”。

柏林新機場的定位是現代化、國際化,未來必然要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乘客,也要照顧到各種各樣的需求。而今年的一系列試運行演練都要求參與者必須熟練掌握德語,因爲包括前期預約申請、瞭解任務細則、與工作人員溝通在內的整個流程都需要使用德語。這樣一來,就沒有多少外國人能夠參加演練,並以不同於德國人的視角提出意見和建議。

試想一下,筆者在德語國家工作生活多年,尚且沒能圓滿完成測試任務,如果是第一次到歐洲旅遊又不會德語的外國人呢?

千呼萬喚始出來

新機場的全名是“柏林-勃蘭登堡維利·勃蘭特機場”,位於柏林和勃蘭登堡州之間,以前聯邦德國總理、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維利·勃蘭特的名字命名,以紀念其歷史貢獻。新機場佔地1470公頃,大約相當於2000個足球場大小,目前包括1號、2號和5號三座航站樓,每年旅客吞吐量爲4000萬人次。但考慮到機場是根據上世紀末的需求規劃的,如果今年民航客流不是因爲疫情斷崖式下跌,這樣的容量實際已經落後於當今航空業旅遊業的發展了。因此,機場今後還會進行擴建。

多年來,柏林新機場因與人們印象中“德國製造”的精準、高效相去甚遠,因而成爲德國媒體吐槽的對象和民衆茶餘飯後的談資。新機場於2006年動工,原本預計2011年竣工,2012年6月啓用,甚至已於當年徵召了近萬名志願者進行過大規模試運行演練。然而,由於機場在建築規劃、行政管理、消防系統、電力設施、內部裝修等方面陸續暴露出問題,不得不一再延期啓用,甚至幾度更換機場負責人。雖然命運多舛,但新機場的前景仍被寄予厚望,德國聯邦交通部部長朔伊爾認爲,新機場的落成對於德國航空業在當前艱難時期的發展和保障就業有着重要意義。勃蘭登堡州州長沃伊德克希望,新機場建設完成的故事能夠振奮人們走出疫情危機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