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 Model Y 爲什麼賣得這麼火?低電耗、大空間和超高品牌力

2023 年上半年在國內賣得最好的車不是新老同堂的日產軒逸(參數丨圖片),也不是 9.98 萬的比亞迪秦 PLUS DM-i,而是一款純電中型 SUV——特斯拉 Model Y。

特斯拉上半年在國內賣了約 20.4 萬臺,佔特斯拉上半年在國內 29.4 萬銷量的 69.4%。

作爲一款 2019 年 3 月發佈,2020 年 3 月開始交付的車型,放在今天國內「一天一個樣」的新能源市場已經沒什麼驚喜感了,同時 Model Y 自身也有不少短板,比如外觀造型缺乏氣勢、離地間隙比較低、內飾比較樸素、軟件和自動駕駛本土化體驗一般。

那爲什麼特斯拉 Model Y 還是能在國內乃至全球最暢銷的車型之一?

下面從空間、電耗和品牌力三個方面來分析特斯拉 Model Y 的取勝之道。

大空間

可能有些人還不知道,特斯拉 Model Y 在北美地區是有 7 座版本的,這就解釋了 Model Y 的後備箱空間爲什麼這麼大,根據汽車網站的數據,特斯拉後備箱的空間高達971-2158L,即便放到旅行車裡也是十分炸裂的,舉個例子,沃爾沃 V90 的後備廂空間是 551-1517L,而 Model Y 只是一個 4.75 米車長,1.92 米寬和 1.62 米高的中型 SUV。

此外特斯拉還有一個尺寸不小的前備箱,千萬不要小看這個前備箱,實際使用中有很多想象不到的用處,有釣友表示會把釣到的魚放到前面,如果放後面味道會串到車內。

低電耗

特斯拉的三電技術總給人一種非常領先的感覺,但仔細想想特斯拉的電池電機大部分都是採購的,也沒有保時捷 Taycan、小鵬 G9 那樣的 800V,其實答案就在電耗這項指標上。

最近日媒日經中文統計了幾款車型一度電能跑的里程(WLTP 標準),Model 3 最高,一度電能跑 9.42 公里,Model Y 一度電能跑 8.45 公里,和 800V 架構的現代 IONIQ 5 差不多。

電動車的電耗一定程度相當於燃油車的油耗,在定位、尺寸、動力性能等都差不多的情況下,誰家的油耗更低顯然會更有優勢,爲此各大車企使用出了渾身解數,發明了各種黑科技,比如阿特金森/米勒循環、EGR 廢氣再循環、可變壓縮比、壓燃,甚至是頂着消費者的罵聲上三缸發動機。

電動車時代電耗對消費者來說不那麼關注,因爲電費比較便宜,電耗高點也無所謂。但對廠家來說意義很大,電耗低意味着達到同樣的續航可以用更小的電池,而電池是成本最大的一塊,比如特斯拉 Model Y 後驅版是 60 度的電池,CLTC 續航 545km,同級別的車達到這個續航可能需要 70 度電池,BOM 成本就可能比特斯拉高了 8000 元,特斯拉憑藉這樣的成本優勢就有打價格戰的底氣。

當然特斯拉爲了低電耗也付出了很多,比如像「鼠標」的低風阻外觀、低離地間隙、單踏板模式、低滾阻輪胎、比較貴的 SIC 元件等,與特斯拉異曲同工的便是奔馳的 EQ 系列了,尤其是 EQS 和 EQE,雖然電耗低續航長,但「弓形車身」真的不太受消費者待見,沒了奔馳應有的氣勢。

超強品牌力

當然前面兩大優勢都是可以學習模仿的,Model Y 的產品力放到 2023 年已經有點「不夠打」了,不信可以看看不久前上市的小鵬 G6,顯然這還不足以解釋特斯拉 Model Y 的成功,而特斯拉真正的殺手鐗還是其超強的品牌力。

特斯拉作爲電動車行業的先行者,2003 年美國成立,至今已經走過 20 年,而國內的蔚小理都是 2014 年前後成立的,特斯拉的先發優勢不僅體現在產品上,更關鍵的是特斯拉已經搶佔了用戶的心智。

作爲先行者雖然很可能被拍死在沙灘上,但一旦活下來市場也會給予豐厚的獎賞。

每個人的心智是有限的,對於同一類的事物,它只允許我們記住很少的名額,第一個吃螃蟹的天然就佔據了巨大的優勢。

比如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是誰?是阿姆斯特朗,第二個登上月球的巴茲·奧爾德林就很少有人知道。

對很多不太關注電動車領域的人來說,可能就只知道特斯拉和比亞迪兩個新能源品牌,即便最終沒選特斯拉,在買車前也會拿特斯拉去對比一下。

與此同時,馬斯克本身也是個營銷天才,馬斯克在推特的粉絲數已經超過 1.4 億,超過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成爲“第一大 V”,馬斯克每次在推特上的一個小動作,都能引發成千上萬的轉發和討論,相當於每天都在爲特斯拉、Space X 等打免費的廣告。

很多特斯拉車主也是馬斯克的忠實粉絲,他們真的非常認同「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轉變」、「移民火星」這樣的口號,並且還會經常把 Space X 的成就掛在嘴邊,畢竟「造火箭移民火星」這樣的話題更有逼格不是麼?

筆者在這裡分析了特斯拉 Model Y 成功的三個原因,並不代表就推薦大家買這款車,相反個人覺得 Model Y 價格還是稍貴了一些(26.39 萬起),畢竟定位相似還是 800V 的小鵬 G6 只要 20.99 萬起,並且 Model Y 的調校偏硬、智能化本土程度不夠、離地間隙偏低以及沒有座椅通風這樣的配置也確實不適合很多人。

因此筆者也預測,2023 年上半年是特斯拉 Model Y 在國內的巔峰了(除非再次大幅降價),接下來先看改款 Model 3 的表現如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