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迴應馬化騰退出財付通法人:10月已獲央行批准

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已變更爲林海峰騰訊方對此迴應稱,此次是基於公司管理結構優化需要做出的正常調整,於此前向主管部門提交變更申請,並於10月獲央行批准。

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是首批獲得中國人民銀行《支付業務許可證》的第三方支付機構,爲微信支付、QQ錢包用戶提供支付服務。2019年6月,林海峰出任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金融科技負責人。

馬化騰退出財付通法定代表人 林海峰接任

此前消息,企查查APP顯示,11月9日,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馬化騰退出法定代表人職務,由林海峰接任。該公司成立於2006年,實繳資本10億元人民幣,經營範圍包含:電子商務、電子支付、支付結算和清算系統的技術開發計算機技術服務等。股權穿透顯示,大股東爲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持股95%,實際控制人爲馬化騰,受益股份達54.29%。

“螞”失前蹄京東數科也要“遭殃”?

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一家有問題另外一家勢必受到影響

近期,史上最大IPO螞蟻集團上市前夕擱淺引發熱議,而“攔路”的正是銀保監會最新發布的網絡小貸新規意見稿(下稱《新規》)。

按照《新規》規定

第一,在單筆聯合貸款中,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

第二,小額貸款公司通過銀行借款、股東借款等非標準化融資形式,融入資金餘額不得超過其淨資產的1倍;

第三,通過發行債券、資產證券化產品等標準化債權類資產形式融入資金的餘額不得超過其淨資產的4倍。

……

一條條的規定,猶如套在這些互聯網金融公司頭上的緊箍咒,妄想掙脫監管的束縛,我認爲這是不可能的,且此時監管出手我覺得恰到好處,也及時避免問題出現複雜化。

目前,經過幾年的整頓,市場上的P2P網貸機構已經由原來的5000多家壓縮至目前的三家,並且看形勢,未來這類公司也不會增加。當然,螞蟻、京東數科和它們還是有區別的。

螞蟻上市前夕曾將螞蟻金服改名爲螞蟻集團,其在名字上弱化了金融屬性,增強了科技屬性。一方面是爲了儘可能的規避金融監管,另外一方面則是爲了提高公司的估值。不過,當我們撥開層層外衣之後發現,其本質還是金融。

當我們用金融的定價去給這些公司估值時,他們的估值只能去參考同類的金融公司,而並非科技公司。

其實,螞蟻的推遲上市並非一家的問題,而是一個行業的問題。同樣的問題,現在也發生在京東數科身上。當我們梳理這些公司的發展史,發現它們的發展路徑也大同小異。

2013年10月,京東金融(京東數科改名前)從京東集團內部獨立運營。同年12月京東金融就上線了一款叫“京保貝供應鏈金融產品。

2014年2月,京東金融上線了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白條”(類似於花唄)。其後,京東在金融領域的佈局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廣。

2016年1月,京東金融完成首輪融資,其後的幾年它的估值一路飆升,上市前夕,它的估值已經由原來的466.5億元增至近2000億元。但從大的層面上來講,同它的競爭對手螞蟻集團還有很大的差距。

2017年,京東金融完成股權重組與交割,不再納入京東集團的合併財務報表。這就意味着當時京東金融已經走上獨立上市之路。

2018年,京東金融改名京東數科,但其核心產品仍舊是京東白條、京東金條等。改名背後的目的不言而喻,但在我們看來此番操作與螞蟻集團改名並無二致,不管怎麼改它們都逃脫不了金融的屬性。

2018年,“明尼蘇達州事件”的發生,讓劉強東和整個集團陷入了危機,爲了儘量減少這件事情對公司的衝擊,這兩年以來京東集團董事長劉強東則一直在“退”。不得不說,在劉強東退的這段時間裡,京東集團受的影響果然減少了很多,且股價也創出了歷史新高。

2020年7月1日晚間,北京證監局披露了京東數科的IPO輔導信息,這個消息將“低調”了兩年的劉強東送到了臺前。通過梳理我們發現,在京東數科IPO前夕,其董事會也發生了重大的調整,劉強東迴歸,成爲了新任的董事長,而章澤天章肖明等多人卸任公司董事,劉強東助理張雱新增爲董事。

另外,京東數科的所有股東一致通過決議,設置特別表決權股份,使得劉強東及其控制的實體,獲得京東數科54.7%的投票權。這也意味着,在IPO前夕,劉強東牢牢握緊了京東數科的控制權。

一系列的操作都是在爲上市鋪路,但上市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按計劃原本今年京東數科就會登陸科創板,但是隨着螞蟻集團的暫緩上市,京東數科估計也會受到影響。並且《新規》後,此類公司的盈利空間將會被壓縮,估值也會調整。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它們若是上市之後,估值肯定不會按照科技公司去估值,參照的可能會是傳統金融行業,到時候估值可能稍微高一些(疊加科技屬性)。

目前,京東數科上市時間表還未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隨着螞蟻集團IPO可能延後半年,京東數科估計也要延後半年甚至更久!

螞蟻命運焦點:IPO批文有效期多長?1年還是6個月

市場關心螞蟻集團何時重新上市,其IPO“批文”的有效期是一個可供參考的點。

當前,螞蟻集團的發行人聯席主承銷商已於11月6日啓動退款程序,資金將於11月9日退回。

而對於IPO暫緩後的安排,螞蟻集團公告稱,螞蟻集團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同意批覆的有效期內,在對相關會後事項充分覈查和評估的基礎上,視情況決定是否重新啓動發行並及時公告。

所謂的“註冊同意批覆的有效期”,是多長時間?前頭部券商保薦代表人、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有效期是1年,出處是《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試行)》。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試行)》(下稱《科創板註冊管理辦法》)於2019年發佈,2020年7月進行了修改,證監會官網顯示其“現行有效”。

《科創板註冊管理辦法》的第二十五條規定,“中國證監會同意註冊的決定自作出之日起1年內有效,發行人應當在註冊決定有效期內發行股票,發行時點由發行人自主選擇”。

早前,網上曾有“螞蟻集團暫緩上市至少半年”的說法,其中援引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下稱《首次公開發行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首次公開發行管理辦法》同樣在2020年7月10日進行了修改,當前也處於“現行有效”的狀態。其第三十七條規定,“自中國證監會覈准發行之日起,發行人應在6個月內發行股票;超過6個月未發行的,覈准文件失效,須重新經中國證監會覈准後方可發行”。

那麼,在螞蟻集團事件中,其IPO“批文”有效期到底是多長?又該如何區分《科創板註冊管理辦法》中提到的1年有效期和《首次公開發行管理辦法》提到的6個月有效期?

對此,王驥躍向《華夏時報》記者解釋道:“註冊制下的,都改成12個月了,之前核準制的,還是6個月。”

這意味着,1年有效期的說法適用於科創板和創業板的註冊發行,而6個月有效期適用於主板和中小板的發行。“嚴格來說註冊制下的不叫批文,叫註冊決定,覈准制下的,叫覈准文件。”王驥躍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

“證監會的註冊決定出來後,發行人向交易所提交發行相關材料,交易所同意後開始詢價發行事宜。有些公司在市況不好的時候就緩一緩再發,這也是市場化的表現。給一年有效期,也是預留了充分的時間,未來可能會有公司因爲發不出去或者覺得不太理想暫時不發。”王驥躍稱。

未來有望恢復上市的螞蟻集團,會是何種狀態?當前市場上有看法認爲,可能會涉及到發行價的調整以及上市業務或資產的調整。

屆時,如果恢復上市,螞蟻集團還會涉及到補充披露相關文件。其中可能會涉及到補充披露財務報表。

前述兩項《辦法》在今年7月10日修改中,均調整了招股書中財務報表有效期的規定,具體爲:“招股說明書引用經審計的財務報表在其最近一期截止日後6個月內有效,特殊情況下發行人可申請適當延長,但至多不超過3個月。財務報表應當以年度末、半年度末或者季度末爲截止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