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視障者安全 桃園再增11處有聲號誌、解決夜間噪音

提升視障者過馬路行走安全,桃園市交通局今年將再設11處有聲號誌。記者翁唯真/攝影

桃園市交通局爲有效提升視障者通行安全,自前年起於桃園市內14處路口設置有聲號誌,先前部分路口因夜間聲音過大影響周遭住戶,交通局也調整開啓時間應變。今年將再增設11處聲音號誌,其中桃園大園地區已完成3處,其餘中壢、楊梅、大園及桃園區將於5月底完成。

有聲號誌主要依綠燈通行方向播放不同聲響,視障朋友可利用感應器或觸壓安裝於路口的按鈕,獲得導引聲響服務,確保不會因爲環境噪音而錯過重要的過馬路訊息,提升視障用路人的安全性。

桃園市的視障者有逾3500人,截至去年底,全桃園共設置14處,今年則要再設置11處。市議員彭俊豪說,過去有不少視障團體希望市府能更落實道路安全,因此協助爭取捷運領航站、高鐵北路二段、領航北路四段路口以及高鐵北路二段、大成路一段路口增設有聲號誌,讓大衆運輸工具通行的重點區域視障者能更加安全通行。

彭俊豪表示,臺灣常常被說是行人地獄,因此中央及地方政府,都需從立法與交通工程等面向持續改善,並針對不同的族羣給予更多的協助,讓大家出門在外都能更安全。

交通工程科長曾啓倫表示,前年跟去年陸續在桃園設置了14組聲音號誌,分爲南北向及東西向不同的聲音,讓視障者能區分。先前設置有些民衆認爲夜間聲音過大會影響睡眠品質,導致選點上有些困難,後續則視各路口調整聲音號誌開啓時間,來保障民衆休息及視障權益者權益。

至於如何選點,曾啓倫說,交通局有固定與桃園社會局身心障礙相關單位委員一同開會討論,由委員建議桃園哪些地方有需要或合適來設置,交通局再做評估後就會設置。今年預計有14組號誌會陸續上線,明年則再視需求規劃設置。

提升視障者過馬路行走安全,桃園市交通局今年將再設11處有聲號誌。記者翁唯真/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