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署籲線上學習水安知識 兩大網路平臺防疫兼防溺

體育署召開例行記者會說明防疫兼防溺,左起爲全民組呂忠仁組長、學校蔡忠益組長、林哲宏副署長及綜規組劉姿君組長。(圖/體育署,下同)

記者謝孟儒/綜合報導

每年端午節至暑假期間皆爲學生溺水高峰期時序入夏且逢防疫停課期間,教育部體育署今(10)日呼籲各縣市政府仍應持續水域活動安全宣導,並提供「海域遊憩平臺一站式網站」以及「學生水域運動安全網網路資源,讓老師及家長可帶領學生線上認識臺灣多元的水域活動,以及水域安全的知識。

體育署表示,根據教育部校安中心通報資料統計,100至109年的學生溺水死亡總數爲278人,其中暑假期間6月至8月份,溺水死亡學生爲155人,佔學生溺水死亡佔學生溺水死亡56%,其中,7月份佔比高達20%。

此外,學生溺水事件發生場域主要是在溪河流海邊等開放水域,去(109)年發生溺水事故19位學生,其中11人是在溪河流、3人是在海邊、3人是在水池;今(109)年發生溺水事故的7位學生,3人是在溪河流、1人在海邊發生意外。今(110)年5起的學生溺水事件中,主要原因是結伴至未設置救生員開放性水域,體育署提醒「未知水域就是危險水域」。

爲配合行政院水域開放政策及建立學生水域活動風險觀念,行政院海洋委員會與體育署分別建置「海域遊憩平臺一站式網站」以及「學生水域運動安全網」。

去(109)年7月1日上線的「海域遊憩活動一站式服務資訊平臺」,有海域遊憩法令、海域遊憩設施、海域海情、海域遊憩區公告等開放資料,內容相當豐富。點選「海情海象」,還可透過攝影機看到臺南黃金海岸花蓮七星潭、臺東三仙臺、馬祖等十幾處海岸的海況影像,以及海面天氣、潮汐預報、水質等等資訊;「海域遊憩」選單,則可找到各種水域活動、遊憩景點,例如點選金樽海港周邊海域,則可看到該地點適合游泳、衝浪、潛水、釣魚的季節,以及該地的相關設備。

▼ 教育部體育署及海洋委員會水域網頁介紹。

體育署建置多年的「學生水域運動安全網」,提供水域安全知識、水安地圖、學生溺水資料分析全臺學生重複溺水地點與學生水域安全活動公告等,並提供各縣市水域安全的懶人包,方便各縣市政府提供各校線上教學使用。

例如點選「水安地圖」,即可看到重複發生學生溺水死亡意外之水域,新北市烏來山區發生溺水意外的年份最多,尤應注意。「統計數據」,則提供各年度溺水分析資料;對小學老師來說,最實用的是「水安知識站」,裡面有示範學校的防溺救溺、水上安全標誌認知、心肺復甦術、環境天候評估等教學教材及學習評量可供參考。

此外,體育署將提供新的「水域安全告示牌」的設計建議,提供給各水域主管機關設計參考,例如,增加水域安全相關資訊的「QR Code」,並註明該水域特性及危險標示、救援編號、禁止事項。提供清楚的水域特性標示,能讓學生及民衆於暑假參與水域活動時,更容易瞭解水域環境特性,更便利地評估水域活動風險與安全,也更容易在發生溺水事件時,獲得及時有效地救援。

水域活動是學生最喜愛的戶外活動之一,但若輕忽水域安全,則容易發生溺水事故。現階段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游泳池及海域已暫停開放,但是面對炎炎的夏日豔陽,學生依舊會想玩水消暑,體育署呼籲縣市政府、學校及家長,防疫不忘防溺,才能全面守護學生安全。未來疫情趨緩時,共同遵守水域安全規範,選擇有救生員駐守的水域戲水,才能玩得盡興又安全。

▼2011至2020年學生溺水死亡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