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全物聯網集裝箱碼頭大年初一的“省心”堅守

大年初一早晨9點,裝箱卡車司機師傅開車進入天津港港區;10多分鐘後,他便拉着吊裝好的集裝箱貨物,開往港外堆場

臘月二十六,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建成首個全物聯網集裝箱碼頭,連通“人、車、箱、船、機、場”六大要素全部物聯對象,按下“港口萬物智能互聯時代”快進鍵

正在值班的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公司經理楊榮說,全物聯網集裝箱碼頭突出以人爲本,實現關鍵要素可視化移動設備交互人性化、應用場景數字化。比如,外來集卡司機駕車進入現場無須攜帶任何專業感應終端,僅依託微信導航小程序電子小票預約系統,就可實現米級定位精度。

“現在省事多了。”在天津港開集卡10多年的邢師傅說,以前拉貨需要拿裝箱單、裝箱明細,進碼頭堆場前得下車拿場位小票,人多了一排隊就得1個小時。現在像走高速公路ETC一樣。

臘月二十六,天津港發佈首個全物聯網集裝箱碼頭。 (採訪對象供圖

春節留守人員也大爲減少了。大年初一,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迎來三艘貨輪,分別裝卸378標準箱、438標準箱、2400餘標準箱貨物。爲此,碼頭開設了9條作業線。

傳統集裝箱碼頭的作業要求,這需要近百人進行裝卸作業。“不過,現在只需要30來人便能完成。”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公司操作部副經理李秋說,值班人員主要是岸橋遠控司機,可以待在調度室裡,不用像傳統集裝箱碼頭那樣爬上幾十米的岸橋吹海風了。

人少了,但效率大大提高了。全物聯網集裝箱碼頭安裝了10萬多個各類傳感器,覆蓋生產設備、能源管理樓宇智控、園區輔助方面。依託5G全網互聯,結合“大數據中心+邊緣計算”,算力是傳統碼頭的5倍以上。

楊榮介紹說,隨着全物聯網集裝箱碼頭新形態的迭代升級,該碼頭陸運服務質量遠洋幹線集裝箱貨輪作業效率不斷取得新突破。其中,提送箱在港作業時間下降26.2%,遠洋幹線船舶泊船時效率提升28%。

安全水平也上了一個臺階。在物聯網技術下,外來人員需要登錄訪客預約小程序、經過人臉掃描識別,佩戴便攜式感知定位設備。“人員定位系統與智能安防系統互聯互通,實現自動化區域闖入報警,提升碼頭安全水平。”李秋說。

省心、高效、安全,全物聯網讓碼頭的春節有了新過法。”楊榮感慨地說。(記者 王井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