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會談後 美中跨越護欄的關鍵

(圖/大陸外交部)

在7月26日這新一輪的中美面對面互動中,中方向美方明確了3條底線,提出了兩份清單,也得出了對於此次中美接觸的一種整體判斷。

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天津會見美國常務副國務卿雪蔓時,就如何有效管控分歧,防止中美關係失控提出3點要求,明確3條底線:一、美國不得挑戰、詆譭甚至試圖顛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制度。二、美國不得試圖阻撓甚至打斷中國的發展進程。三、美國不得侵犯中國國家主權,更不能破壞中國領土完整。臺灣問題更是重中之重。

而在王毅會見之前,副部長謝鋒帶領團隊和雪蔓進行了超過4個小時的會談,這纔是構成此次中美天津互動的主體部分。謝鋒在會談後的記者會上表示,這次天津會談是安克拉治對話後中美間又一次重要高層溝通。目前中美關係陷入僵局,根本原因在於美國一些人把中國當作「假想敵」。

從中美雙方刊發的消息看來,雙方在天津期間各自就相關話題表達自身立場,進行「對錶」,值得注意的是,雙方對於這種形式的接觸,都表達了一種較爲積極的判斷。判斷這次會晤本身到底有什麼意義,對於中美關係而言,恐怕還要看接下來美方的行動。中方在此次會晤期間,不但向美國政界,也向美國社會以及全世界傳達了完整的改善、穩定中美關係的立場和方向,體現了一個發展中大國的責任與擔當。

2020年7月9日王毅在向中美智庫媒體視頻論壇發表致辭時,曾建議中美雙方可以一起捋出3份清單:合作清單、對話清單、管控清單。對此,中方不但藉助兩個清單明確了一貫立場,而且也向美方提供了具體路線圖:美方若有意改善中美關係、穩定中美關係、恢復中美關係便可按該路線圖行動,但這還得取決於美方是否願意做進一步的調整。

相較中方明確具體的清單,雪蔓則在天津重申此前美方提出的所謂中美關係的「護欄」概念。表面上看,雖然所謂「護欄」是美方不尋求與中方對抗、不希望讓中美關係走向衝突狀態,但這種說法具有障眼法,美方目標並非不希望中美關係走向對抗,而更多的是不希望美國自身捲入中美的摩擦衝突當中,也不希望自身投入更多的成本與中國對抗。

近期美國不斷糾集盟友,試圖重新制定規則來規鎖中國,實際上就是希望通過更多的國際投入來應對中國。拿中國做幌子來團結盟友,又不讓中國進行必要正當回擊,這是美方所謂的「護欄」。所以事實上美方提出的這個想法完全是爲其一己私利服務的。中美只有通過合作的方式增加互信,減少互疑,纔是真正的護欄。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雙方在發佈的消息中都提到了在氣變、朝核、伊朗核等領域合作的可能。謝鋒強調,美方就氣候變化、伊朗核、朝核等問題尋求中方的合作與支持。事實上,中方在這些問題上一直負責任地發揮建設性作用。

倘若美國在這些議題上有訴求,需要中國配合,那合作前中國會去衡量這種合作更多的是符合美方利益,還是對世界都有利,且美方也需要拿出合作的態度來,而不是「某些領域對抗、某些領域合作」,這纔是合作的前提。

(作者爲旅美華人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