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加快海岸線修復建設 打造藍色海灣

天津北方網訊: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年的主題是“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近年來,本市持續實施重大生態工程,推進海岸線臨海溼地的修復建設,本市近岸海域渤海水質和生物種羣規模得到持續提升。

天津港保稅區臨港片區的沿海岸線上,曾經光禿禿的水泥岸堤被自然灘塗所取代。這裡正在進行中港池北部岸線的生態修復工程。這次修復的岸線長約2.3公里,目前已經主體完工,預計今年9月全面完成。工程負責人秦飛說:

錄音堤岸像原來這種污泥,包括海洋裡頭飄來的垃圾,建築廢料進行清理,清理完再上一些個卵石紅紗。做完以後看,一些浮游生物,小的貝類,現在就已經逐漸多了起來了。】

在距離海岸線不遠處總面積180多萬平方米的臨海溼地公園已經建成投用。天津臨港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工程師周華說:整片溼地已經發揮了入海河道的生態過濾作用。

【錄音:人工溼地區通過咱們本土蘆葦、鹼蓬等等的植物它根系的一個過濾作用,經過溼地的深度淨化懸浮物去除率高於50%,提升排海水質的標準。】

爲提升渤海綜合治理效能,本市對上千個入海排口進行管控整治,截止目前,12條入海河流全都消除了劣五類水體濱海新區海事部門通過衛星導航、船載監控攝像頭等技術,實現對船舶污染預警和快速處置,堅決打擊治理“三無船隻”和小碼頭亂象,出海巡查重點打擊違法捕獲行爲。天津港保稅區口岸經濟發展局局長付斌說:

【錄音:大沽口港區和高沙嶺港區共有岸線將近70公里,船舶在臨港建設區域之初就長期在此活動,對整個航道有比較大的影響。我們執法處理了快艇皮划艇,比較好的起到了震懾作用,把相關的不利因素進行了處理。】

經過三年的整治提升,本市沿海岸線的海水質量得到明顯改善,海洋常見魚類種羣規模持續增長,許多珍惜海洋物種也再度出現。天津近岸海域海生物研究專家——天津農學院水產學院張達娟博士說:

【錄音:渤海灣達到了一類和二類優良水質的佔比的面積大概達到了82%,比19年上漲了4%左右。對於成魚來說,天津的這片近岸海域大概有25種左右,也有所提高了。以往難出現的小帶魚、棘頭、梅童魚還有鮁魚都能採集到了;還有海龍、日本斜棘?等少見物種也出現了,這說明生態環境穩中向好。】

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本市將加快渤海近岸海域岸線修復建設,按照生態岸線、生活岸線和生產岸線分類管控,打造親海平臺,爲子孫留下一片藍色海灣。(天津廣播新聞中心記者肖荻翟婧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