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進黃河「洗得清」了?水變乾淨...專家卻擔心生態遭破壞

原本混着的黃河,近年開始逐漸變清。(圖/《新華社》)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第二長河黃河因河水黃濁而廣爲人知,因此有「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的說法。不過,這條曾是世界上輸沙量最多、含量最大的河流,近年泥沙含量銳減,水體開始持續變清。有專家認爲,黃河泥沙長期以來已和大自然達成平衡,泥沙減少難免會破壞生態平衡。

近日,《瞭望》雜誌報導,2000年以來,黃河泥沙含量銳減,悄然出現變清態勢,從呼和浩特托克托縣河口鎮鄭州桃花峪,1200多公里的黃河中游,已然一河清水,直到開封以下,黃河才呈淺黃色。這意味着,連同基本是清水的上游,在非汛期,黃河8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

而《中國新聞週刊》記者走訪黃河鄭州花園口段,用白色礦泉水瓶取了半瓶水樣,發現河水較爲清澈,未見明顯渾濁物沉澱瓶底。一位在河邊散步老人說,過去這裡的河水像濃稠的粥一樣,舀一瓢水,裡面有半瓢以上是泥沙,「這些年開始逐漸變清了。」

▲原本混着的黃河,近年開始逐漸變清。(圖/CFP)

中國大陸前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副主任、水文局局長陳先德接受《中國新聞週刊》訪問時表示,目前黃河河段變清的比例有多高,還值得探討,「但整體上呈現出泥沙銳減,水流相對變清的趨勢。」

他認爲,現在出現的「黃河清」局面,是從1946年開展「人民治黃」至今,幾代人不懈努力的成果

地質史專家李鄂榮指出,歷史上有記載可查的「黃河清」有43次,最長的一次爲1727年,黃河澄清2000多裡,持續20多天。

黃河治理專家、黃委會水科院前高級工程師齊璞說,歷史上的「黃河清」說不清楚,不可考證,不同於現在。前者是偶然事件,可能都發生在非汛期,後者是治理的必然結果。

水歷史和水文化研究專家、雲南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助理鄭曉雲則表示,歷史上的「黃河清」主要成因是自然現象,「比如,有一段長時間的乾旱天氣,導致黃河水流量大幅度減小,帶動泥沙的力度降低,導致泥沙沉澱,河水變清。在這種背景下,在遇到強降雨時,黃河河水還會變渾。所以這種現象,持續的時間也比較短。週期一般只能持續20多天或者一個月左右。」

▲原本混着的黃河,近年開始逐漸變清。(圖/《新華社》)

根據報導,多位受訪者談論現在黃河變清的原因上有較多共識,認爲是與水土保持工作、大量水庫投入應用、含沙量減少等密切相關。不過,對於這樣的現象能持續多久,是否會恢復原狀,以及它產生利弊影響,還有爭論。

鄭曉雲指出,黃河清總體上是生態環境變好的一個標誌,是黃河治理的一個重要成果,但黃河泥沙是和大自然平衡,不是和人平衡,經過數以萬年計的時間,黃河沿途的地貌環境、植被、動物等已經建立了一套和泥沙相適應的生態環境,泥沙與它們已經形成了一種默契,黃河泥沙減少對這種生態平衡難免造成破壞。

▲原本混着的黃河,近年開始逐漸變清。(圖/《新華社》)

鄭曉雲進一步舉例,山東的東營濱州等黃河入海口城市,就是屬於黃河衝擊平原。黃河泥沙可以擴大陸地面積,同時可以覆蓋鹽鹼地,起到改良土壤和涵養河灘的作用。泥沙在一些河段還可以保護河道安全。

另外,黃河鯉魚特色物種,也都適應了黃河多泥多沙水渾濁的環境,黃河清後,對牠們的生活習性也自然產生影響。「從自然的角度講,黃河泥沙能起到平衡自然生態的作用。所以說,到底將來帶來什麼正負面影響,還有待觀察。」

版權聲明:圖片爲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