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兒之後 再無全球帝國

1405年帖木兒之死,乃是世界史上一個重大轉捩點。從阿提拉到成吉思汗一連串「世界征服者」欲建立龐大帝國,將整個歐亞世界歸於一統,而帖木兒正是這一連串「世界征服者」中最後一位出場者。他死後不到50年,歐亞世界遠西地區海洋國家,以葡萄牙爲先鋒,已開始探索日後成爲諸海洋大帝國之神經與動脈的航海路線。

若說歐洲人未得到盟友助手的支持便躍升至世界舞臺,絕非事實,但歐洲人在改造世界上的確扮演了最關鍵的角色。然而,從一個歐亞「相連」的世界轉變爲一個全球帝國世界,如此非比尋常的轉變(似乎在1914年已幾乎完成),我們應如何解釋?

歐洲真的那麼強嗎?

1492年(哥倫布橫越大西洋)和1498年(達伽瑪抵達印度)這兩個魔幻年代,或許標誌着歐洲新時代的開始;但前進的步伐在最好的情況下,也是走走停停。哥倫布登陸後300年,北美大陸大部分地區仍未遭歐洲人佔領,幾乎未曾有歐洲人踏足。達伽瑪所登陸的印度那一隅,則是在將近300年後,才落入歐洲人統治(卡利卡特於1792年遭英國併吞)。直到18、19世紀之交,歐洲人的擴張腳步才變爲急衝。有待更進一步解釋的,不只歐洲擴張的時機,還有其形式和方向。鄂圖曼帝國與伊朗,比印度更靠近歐洲,爲何能比印度更晚許久才落入歐洲人掌控?爲何印度受殖民統治時,飽受外人侵逼的中國仍能保有其主權地位,而日本爲何能在1914年時就成爲殖民強權?如果工業資本主義是歐洲勢力擴張的關鍵,那爲什麼世界許多地方在那麼久之後才感受到它的衝擊,而且衝擊之後的結果如此多樣?歐洲內部頻頻爆發死傷驚人的對立衝突,爲何這些衝突未對其帝國主義野心帶來更大的傷害?還有什麼才該被視爲「歐洲」?爲什麼在「非歐洲」地區中,有些地區比其他地區更能抗拒歐洲勢力,或更快擺脫歐洲的掌控?歐洲的諸帝國一瓦解,「歐洲所打造的世界」還剩下多少?

欲回答這些問題,似乎應該在過去史學家採取的路徑之外,另闢蹊徑。本書提出的論點,深受四個基本認定的影響

第一個認定,乃是我們應揚棄現代世界史的進程爲單一直線變遷這個觀念,也就是不應再認爲歐洲「以前進姿態」崛起,稱雄於世,然後衰落,再以「西方」一部分的身分興起。從「因緣際會時期」(conjuncture)的角度來思考,會比較有助於瞭解過去。第二個認定:歐洲的擴張時代、現代世界史的重心必須從「歐亞世界」的角度來探討;第三個認定:對於何謂「歐洲」,必須謹慎思索歐洲「國際體系」的整體穩定、俄羅斯的歐洲身分、「歐洲」的範圍往東方和西方擴展延伸;第四個認定:帝國並非原罪,必須將「歐洲建造帝國」視爲世界史上的一個階段,而非世界某個地區執行道德、文化侵略的結果。

撰寫歐洲的全球擴張時,有個行之已久的簡便解決辦法,就是把歐陸的西北隅視爲歐洲的權力中心。英國、低地國北法西德成爲歐洲的「最典型地區」,制定了經濟現代性、文化現代性方面的「歐洲」標準。因此,欲解釋歐洲爲何如此成功,就只需直接鎖定代表歐洲的那些「核心國家」的強大和效率。

從長審視歐洲在歐亞(或全球史裡)的地位,會發現這一化約辦法讓人產生嚴重誤解,而這出於三個原因。

第一,西北歐諸國並非可以我行我素,而毋須理會歐陸其他地方的情勢發展,即使它們已成爲歐洲最富裕的區塊亦然。它們的富裕和安全,始終有賴於歐洲「國際體系」的整體穩定。

第二,對何謂歐洲採取太狹隘的觀點,就忽略了俄羅斯這個問題。西歐諸國在1815年後終於支配東南亞大部地區一事,其實是在與俄羅斯聯手下達成(迫於形勢而不得不的聯手,頻生齟齬的聯手)。以中亞爲核心的俄羅斯龐大內陸帝國,漸漸吞併北亞的許多土地。

第三,我們應將我們所認定的「歐洲」範圍,往東和往西擴延。1500年後,包含西非沿海、加勒比羣島、北美沿海、墨西哥、秘魯、巴西沿海在內的遼闊經濟空間,在商業上被併入歐洲。這一主要倚賴奴隸爲勞力的地區,對歐洲日後的工業化有多少貢獻,目前仍莫衷一是,而且未必是大貢獻。但重點在於,到了十九世紀初期,甚至可能在那之前,這一大西洋世界已有相當多地區不能再被視爲歐洲的附屬邊陲美國的「舊東北地區」和其第一大城紐約,從功能上來講乃是歐洲最大商業區的一部分。到了1870年代,它在財務上和工業上都已和歐洲最富庶國家並駕齊驅。舊歐洲與新歐洲在斷斷續續、時進時退的互動下,正漸漸融爲更大的組合物:「西方」。那是個不穩定的過程,而美國資本主義的獨特發展軌跡和其龐大的企業規模、積極的保護主義作爲,對那過程影響甚大。但對於歐洲在歐亞的地位,對於歐洲稱雄世界這地位的維持和興衰,那是關鍵之一。(文轉B9版)